全國咨詢熱線
15751556000
草坪褐斑病(立枯絲核疫病)是草坪的嚴重病害,發病率高,分布普遍,染病后在草坪上形成大小紛歧的病斑圈,嚴重影響草坪的生長和景觀效果。
褐斑病普遍分布于天下各地,是所有草坪病害中分布較廣的病害之一。只要在草坪能生長的地區就都能發生褐斑病,而且該病能侵染所有已知的草坪草,如草地早熟禾、粗莖早熟禾、紫羊茅、細葉羊茅、高羊茅、多年生黑麥草、細弱翦股穎、匍匐翦股穎、結縷草、野牛草、狗牙根等250余種禾草,其中尤以冷季型草坪禾草受害較重。
氣溫高、濕度大的炎熱夏天是褐斑病的發病盛期。重要發生于5~9月份。
發病適溫為21℃~32℃,由于絲核菌寄生能力較弱,對于處于良好生長環境中的禾草只能造成稍微發病。只有在高溫高濕條件,才有利于病害生長。另外,枯草層較厚的老草菌源量大,發病重。低洼濕潤、排水不良、偏施氮肥、灌水不當等因素都極有利于病害的盛行。
褐斑病是一種由立枯絲核菌引起的真菌病害。發病部位多在葉部和莖基部,呈褐色梭形病斑,病斑邊緣紅褐色,中心灰白色。發病草坪草不倒伏,呈直立狀。當草坪出現小型枯草斑塊時,預示病害即將大面積生長。
1. 蛙眼狀枯草圈,內綠外黃:這是由于褐斑病對根系危害較輕,較早的發病中心,地上部死亡,但根系未死,根系又重新萌發新的幼苗,并逐漸恢復,而發病中心的外圍卻依然在擴大,便出現出內綠外黃的枯草圈。在修剪較高的多年生黑麥草、草地早熟禾、高羊茅草坪上,通常沒有煙圈。
2.菌絲體:在早晨有露珠或高濕時,在枯草圈外緣可觀測到正在向外蔓延浸染的菌絲體,菌絲體呈希罕的灰白色。
3. 發霉的味道(危害嚴重時可聞到)
4.有菌核:在病鞘、莖基部還可看到由菌絲聚集形成的初為白色后釀成黑褐色的菌核,易脫落。
怎樣確認草坪地里有沒有發生過病害?看一小片的地方有沒有小嫩植株,顏色較為嫩綠的,就可以開端判斷以前此處發生過褐斑病。
1. 適量澆灌:在高溫高濕季節,阻止傍晚澆水,在草坪出現枯斑時,應盡管使草坪草葉片上夜間無水,較理想的澆灌時間是早晨。
2. 平衡施肥:多施磷、鉀肥,目的加強植物抗性。盡管少施氮肥。因長得越旺,組織嬌嫩,越易感病。
3. 實時修剪:改善草坪下部的透風條件以降低草坪內溫度。但不要修剪過低,高度不低于4-6cm,遵照三分之一修剪原則。
4. 藥劑防治
①發病前預防:4月尾5月初打一遍殺菌劑,在6月的第一場大雨到達之前必須打藥,較后用藥可以在8月中旬。
②發病初期:枯斑醇每公斤兌水500-700公斤噴施2500-3000平米。或者20%丙環唑微乳劑+41.4%百菌清?丙環唑懸浮劑+50%嘧菌酯水渙散粒劑,在草坪褐斑病發病初期莖葉噴霧處理,用藥3次,距離7天,噴藥時注重均勻周密。
③ 發病盛期:枯斑醇每公斤兌水400-600公斤噴施1600-2500平米。
嚴重發病地塊或發病中心,選擇上述藥劑高濃度、大劑量的灌根或撥澆,可有用的控制病害擴張。另外,無論是噴霧照樣灌根必須要到達足夠的藥液量,即每平方米不少于200-300mL;灌根還要多些,否則難以保證防效。
·END·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容均為作者提供、網友推薦、互聯網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轉載請注明:https://runyy.com/info/1053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