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咨詢熱線
15751556000
薔薇五彩繽紛,紅果累累,早在漢代就植于宮廷園林中。據《賈氏說林》紀錄,漢武帝與他溺愛的宮女麗娟在園林中賞花,時薔薇初開,態若淺笑,漢武帝指花嘆日:“此花絕勝美人笑也。”麗娟戲問:“笑可買乎?”武帝頷首應允。麗娟便取黃金百斤,以盡武帝一日之歡。于是“買笑花”成了薔薇的別稱。漢武帝昔時看到的事實是哪種薔薇已無從考證,但我國是天下薔薇的分布中心卻是不爭的事實,下面介紹幾種國內外常見的薔薇屬植物,感興趣的朋友不妨引種試栽——
野薔薇(Rosa mulUjlora)
又名多花薔薇。藤本灌木,高2—3米,莖枝具扁平皮刺,小葉5—9枚。花多朵,呈麋集圓錐狀傘房花序,單瓣或半重瓣,白色或略帶粉暈,花徑2—3厘米,微有芬芳。果球形,熟時褐紅色。花期4~5月,果熟9—10月。具有耐寒、耐干旱、病蟲害少等特征,常作嫁接月季的砧木,也是良好的春季觀花植物。
粉團薔薇(Rosa mulujlora var. cathayensis)
野薔薇的變種。花大,單瓣,花色為粉紅或玫紅色,花徑3—4厘米,險些是野薔薇的1倍。小葉長1.5—5厘米,邊緣有鋸齒,5—7枚組成羽狀復葉。果實紅色,有光澤。在河北、甘肅、陜西等地可以露地越冬,習性強壯,是良好的觀花植物。
峨眉薔薇(Rosa omer:ensis)
直立灌木,高3~4米,小枝紅褐色,常有刺毛;皮刺基部常膨大。白色花單生,花瓣4枚,無苞片,花梗和花托均無毛,花徑2.5~3.5厘米。果實梨形,鮮紅色。花期5—6月,果期7—9月。分布在云南、四川、貴州、湖北、陜西、甘肅、青海、西藏,生于海拔2000~3000米混交林下或灌叢中。盛花期滿樹白花,果期滿樹紅果,極為美觀,是優良的薔薇屬植物種質資本。
碩苞薔薇(Rosa bracteata)
常綠匍匐狀灌木,莖蔓生,具粗壯的鉤狀皮刺。白色花單生,花徑5—7厘米,具芬芳,花萼具5裂片。果實圓球形,直徑3—3.5厘米,褐色,萼裂片宿存,內含多數骨質漿果。花期5—6月。果期10 N11月。分布浙江、福建、湖南等地,莖蔓生,呈匍匐狀,是優良的地被植物,也是地被月季育種的優良親本。
金櫻子(Rosa laevigata)
常綠蔓性灌木,小枝除有鉤狀皮刺外,密生細刺。小葉3,少數5,托葉線形,和葉柄星散,早落。花單生枝頂,白色,直徑5~9厘米。果實長2—4厘米,頂端有長而外翻的宿存萼片。花期5月,果期9~10月。分布于華中、華東、華南、西南,是憂傷的暮春觀花植物。藥用價值突出,果實入藥,可利尿、補腎;葉片有解毒消腫作用;根部入藥能活血散瘀、拔毒收斂、祛風驅濕。
木香花(Rosa banksiae)
攀援小灌木,高可達6米;小枝圓柱形,無毛,有短小皮刺;老枝上皮刺較大,堅硬,經種植有時枝條無刺。小葉3~5,稀7。花小形,多朵成傘形花序,花徑1.5~2.5厘米,重瓣至半重瓣,白色,倒卵形,先端圓,基部楔形。花期4—5月。產四川、云南。生溪邊、路旁或山坡灌叢中。天下各地均有種植。花含芬芳油,可供配制香精化妝品。聞名觀賞植物,常種植供攀援棚架之用。性不耐寒,在華北、東北只能盆栽,冬季入室防凍。
繅絲花(Rosa roxburghii)
開展灌木,高1N2.5米。小葉9~15,小葉橢圓形或長圓形。花單生或2~3朵生于短枝頂端;花徑5—6厘米;萼片通常寬卵形,先端漸尖,內面密被絨毛,外面密被針刺;重瓣至半重瓣,淡紅或粉紅色,微香。果扁球形,直徑3~4厘米,綠紅色。花期5~7月,果期8~10月。陜西、甘肅、江西、安徽、浙江、福建、湖南、湖北、四川、云南、貴州、西藏等省區,均有野生或種植。果實味甜酸,含大量維生素,可食用及藥用,還可作為熬糖釀酒的質料,根煮水治痢疾。花朵優美,種植供觀賞。枝干多刺可以作綠籬。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容均為作者提供、網友推薦、互聯網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轉載請注明:https://runyy.com/info/1056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