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咨詢熱線
15751556000
中華金葉榆是用白榆做砧木,再嫁接而成。我們簡單介紹一下白榆,白榆也是一種落葉喬木,屬榆科榆屬。培育中華金葉榆,首先要栽植白榆作為砧木,下面,我們就來介紹一下白榆的播種方式。
播種方式
白榆通常采取種子繁殖,理想的播種時間是4月初。在播種之前,要舉行選地和整地。
1. 選地和整地
白榆對土地沒有特殊要求,沙壤土或鈣質土等都可以,但是一定要有足夠白榆扎根的土壤層。選好栽植地后,就要整地。先用拖沓機深翻土地15-20厘米,這是使土壤層松動,便于白榆苗扎根和生長。然后施底肥,底肥一般使用復合肥,用量為每畝20公斤左右,肥料要均勻撒在地里。再以行距60厘米起壟,行距的控制重要是看犁距,將犁距調治成60厘米,行距也就是60厘米了。整地工作完成之后,就可以播種了。
2. 播種
首先,在壟上開5厘米左右深的小溝,將白榆種子均勻撒入溝內,畝用種量5公斤左右。種子撒入溝內后,用腳沿著小溝,在種子上輕輕踩踏,這是由于白榆的種子很輕,不用腳踩的話,很容易被風吹走。在播撒的種子上,不能蓋土,這是由于白榆的種子太薄,蓋土會影響出苗率。較后,毗鄰好噴灌裝備,舉行噴灌。每天噴灌4-5小時,延續3天。播種4-5天后,白榆的幼苗就會破土而出,直到長到5厘米高的這段時間,我們稱為幼苗期,在幼苗期,要舉行一些需要的管理。下面,我們來說說白榆的幼苗期管理。
幼苗期管理
苗期的白榆,管理比較簡單,較重要的是除草松土和澆水。首先來說說除草松土。
1. 鋤草松土
鋤草松土是幼苗期管理的一個重要環節。由于雜草會與幼苗爭取養分,影響苗的生長。這個階段,重要采取人工鋤草方式,而且沒有詳細的時間和次數限制,看到地里有草,用小鋤頭除去,如果,幼苗中參雜著草,要用手拔除,這是為了制止傷到幼苗。而且,在鋤草的歷程中,也為幼苗舉行了松土,使幼苗的根部透氣,促進其生長。但是,由于這時的白榆苗還很懦弱,除草松土時,一定要注重深度,以松動表層土壤為宜,切勿傷到根部。
2. 澆水
幼苗期的白榆,對水分的需求量很大,需要經常澆水。但由于白榆自身還很弱小,采取噴灌的方式,效果更好。每隔兩天,要對幼苗舉行一次噴灌,以土壤所有濕潤為宜。經過一個月左右的幼苗期管理,苗高能夠到達5厘米左右,就進入到了壯苗期。在壯苗期,白榆苗也要舉行一些管理。下面,我們來介紹一下白榆的壯苗期管理。
壯苗期管理
我們將幼苗期之后,直到嫁接的這個階段,稱作壯苗期。這個時期的管理重要有:鋤草松土、間苗補苗、施肥、澆水和病蟲害防治。
(一)鋤草松土
壯苗期的白榆也要經常鋤草松土,與幼苗期一樣,采取人工除草方式,切勿使用除草劑,由于它在殺死草的同時,也會使白榆苗枯萎而死。而且,也沒有鞏固的時間和次數。壯苗期鋤草,可以使用長柄鋤頭,既可以把草鋤的更清潔,也能夠節約些體力。
(二)間苗補苗
當苗高到達15厘米左右時,要舉行間苗,否則,會由于擁擠而影響生長。間苗可以選擇在雨后舉行,如果晴天里,舉行間苗,首先要在壟上噴一些水,將土壤濕潤,這樣有利于將苗拔出,也可以制止對其它苗的危險。然后,根據株距3-4厘米舉行間苗。間苗時盡管留下結實、生長興旺的苗。為了制止苗的虛耗,可以將間下的苗栽在別的地方,方式為:在壟上挖深3厘米,直徑3厘米的小坑作為栽植穴,依然要保持3-4厘米的間距。然后,將間下的苗,栽植到坑里,雨后舉行移植,不用澆水,但如果在晴天,一定要澆活根水,才能保證成活率。在株距較大的地方,要舉行補苗。方式與上面介紹的移植相同,就不外多介紹了。
(三)施肥
壯苗期管理階段,白榆重要施用尿素,每畝用量在15公斤左右,在嫁接前施肥兩次,時間距離為2個月。施肥多數選在雨后,將尿素均勻撒在苗的根部,由于剛剛下過雨,土壤比較濕潤,尿素會主動消融。也可以在晴天舉行施肥,但施肥后,一定要澆水促使尿素消融,否則,就會出現燒苗現象。
澆水
壯苗期的白榆也要經常澆水,方式與幼苗期相同,只是澆水的次數,削減到每隔5天澆一次水就可以了。
病蟲害防治
壯苗期的白榆,病蟲害較少,較重要的蟲害是飛虱。飛虱重要吸收白榆葉片的養分,在葉片上留下一塊塊白色的黑點,不僅抑制了白榆苗的生長,嚴重時可以導致死亡。通常的治療方式為,用樂果400倍液,舉行葉面噴施,連噴3次,時間距離為2天,效果比較好。當白榆苗高生長一年后,直徑到達1厘米左右時,就可以舉行嫁接了。下面,我們就詳細介紹一下它的嫁接方式。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容均為作者提供、網友推薦、互聯網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轉載請注明:https://runyy.com/info/1147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