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咨詢熱線
15751556000
生長多年、植株矮小、遒勁蒼老的馬尾松“小老樹”可用于制作盆景。春季新芽萌動前挖掘,采挖時較好能帶土球或就地將根部蘸上泥漿,并套上塑料袋,保持運輸途中根部濕潤。上盆前先對樹樁舉行修剪整形,剪去多余的枝、干、根,以削減水分蒸發,并在剪口處涂抹蠟或赤霉素眼藥膏等,防止傷口感染。先栽種在較大的瓦盆內“養坯”,土壤以排水透氣性良好、不含有太多養分的沙土為佳,栽后放在陽光足夠、空氣流通處養護。如果天氣晴朗,應適當遮光,特別要制止中午的強光直射,并向枝干、葉面噴水。也可用青苔將主枝干包裹起來,以保持濕潤,但盆土不要積水,以防爛根。成活后的馬尾松要經過一兩年的養護,生長興隆后方可造型,否則樹樁易死亡。
冬季休眠期至春季萌芽前,馬尾松樹液活動緩慢,是造型較理想的時期。常見的有直干式、斜干式、雙干式、懸崖式、臨水式、樹石式等,無論何種形式,都要相符自然紀律,又有較高的藝術性,到達“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的藝術效果。造型方式因地區不同而有不同,嶺南常用“蓄枝截干”的方式,使枝與干、主枝與側枝、側枝與細枝過渡自然;而江浙地區則以“吊扎為主,輔以修剪”,造型歷程中逐步剪去多余的枝干,保留的枝干通過吊扎方式調整生長偏向和位置、形態。也可把一些枝條剝皮后涂上石硫合劑,加工成“神枝”,但不宜多用,否則有畫蛇添足之嫌。制作好的盆景可在春季萌芽前移入紫砂盆等觀賞盆中。根據需要舉行提根,使盆景懸根露爪,以增添盆景的古老韻味。
馬尾松喜溫暖、干燥和陽光足夠的環境,耐貧瘠和干旱,怕積水,要求透風良好。施肥不要過多,每年秋季施一次腐熟的餅肥即可滿足生長需求。馬尾松在北方地區需移至冷室內越冬;南方則可在室外避風向陽處越冬。每兩三年春季萌芽前翻盆一次,盆土要求松散透氣,具良好的排水性,可用沙土摻1/3的腐葉土混勻后使用。
馬尾松的整形在冬季休眠期舉行,剪去影響樹形的小枝,并調整其他枝條的位置,使其分布合理。每年四五月舉行一次全面的摘芽,以控制植株過分生長,保持盆景美觀。馬尾松盆景較大的不足是針葉較長,與古樸的樁景不甚協調。除控制水肥抑制其生長外,還可將針葉剪短,但剪口處易發黃變色。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容均為作者提供、網友推薦、互聯網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轉載請注明:https://runyy.com/info/1161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