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咨詢熱線
15751556000
棕櫚來源于棕桐科植物,棕櫚科植物是天下上所有植物中具有很高經濟價值的植物種類之一,也是極為怪異的觀賞植物之一,在許多城市綠化及園林景觀樹歷程中常使用棕櫚樹來美化環境。那么下面來看看棕櫚怎么種?以及棕櫚的栽植管理注重事項吧。
一般的熱帶棕櫚種植,以含豐富有機物及排水良好的中性沙質土為較好。種子育苗,可用普通沙床,待幼苗長出第一片葉子的時候便移到30厘米深的容器里,在陽光兇猛的時候,蓋上50%的遮陽網。等到根部發育完成及小苗高達1米左右,可把遮陽網揭掉,直接放在陽光底下;但如果是屬于陰生種的,便不能放在陽光直射底下,以免被灼傷。熱帶棕櫚當氣溫在15℃以下便要移入溫室,由于在15℃以下一般都截至生長而進入休眠狀態。此時如在露地就要截至施肥及少量澆水,以免根部腐爛。較幸虧根部周圍覆蓋10厘米厚的有機物纖維,例如碎木片、竹席、米糠及蔗渣等等,對根部保溫,這樣對熱帶棕櫚露地越冬會有所幫助。
一.采種:從15~40年生的壯年樹上采種.幼齡樹和老齡樹上的種子不宜采取。要在11~12月間, 棕樹種實已完全成熟、呈灰揭色時采收。種實除去小枝梗后, 放在室內, 鋪12~15厘米厚, 攤晾15天左右, 即可播種。若待春播應將種子與濕沙夾雜, 攤放室內, 上蓋一層稻草, 保濕貯存。
1、棕櫚種子的貯藏以室溫濕沙貯藏為好,種子發芽率達70%;
2、棕櫚種子萌發溫度以18-25℃為較適,此時發芽率達70%,發芽時間需150d左右;
3、經處理的種子可提早15d左右發芽;
4、光照對棕櫚幼苗生長影響較大,在60%-70%的蔭蔽條件下其幼苗長勢較好。
5、10月份采收獲熟種子,放在盛有砂土和泥炭的盆內催芽,發芽后移植于苗床,培育大苗,或作盆栽,或下地定植。但該種生長較弱,遷地栽植時必須有溫暖濕潤環境,并加強管理。
二、種植
樹高在3米,樹冠優美,葉片多姿的小型棕擱適合做觀賞盆栽。棕桐的種殼都比較堅硬,不易萌芽,栽植前要經過10~15天的浸種處理,種子應從生長興旺,無病蟲害的母樹上選取一般沙藏催芽在10月中旬左右舉行,沙子選用清潔的河沙,并需用0.5%的高錳酸鉀溶液舉行消毒處理。
三、澆水
棕櫚通常要求沙床上要搭蔭棚蔽光,每天早晚各澆一次水,以保持沙床濕潤.澆水時要淋灑,整個沙床水流不要太大,澆水量以沙床不積水為限,沙土中的含水量約莫為30%~40%。
四、施肥
對棕櫚施肥要采取勤施薄施的原則,施肥量過大會燒死棕櫚苗,而施肥量不足的話.小苗將生長緩慢形成小老苗,通常15~20天施一次肥.農家肥和復合肥可交替施用,用量根據棕櫚的長勢而定。復合肥中氮磷鉀的比例為3:1:3,一般每年9月份以后便截至追肥了,以免苗木陡長,影響木質化歷程,晦氣于苗木越冬。復合肥中若添加些鎂和微量元素。更有利于提高葉片的色澤。通常要求沙床上要搭蔭棚蔽光,每天早晚各澆一次水,以保持沙床濕潤。澆水時要淋灑,整個沙床水流不要太大,澆水量以沙床不積水為限,沙土中的含水量約莫為30%~40%。
五、病蟲容及防治
防治觀賞棕櫚的病蟲害,較難對于的就是葉斑病,其由真菌引起,生產上重要以預防為主,可噴施800~1000倍液的百菌清舉行防治。
六、采收、加工
其樹根、皮、果實、葉、花均可劃分人藥,應根據不同藥用部位劃分舉行采收。曬干、陰干或烘干。貯藏時需要注重防潮、避光,阻止發霉變質。
棕櫚樹對煙塵、二氧化硫、氟化氫等多種有害氣體具較強的抗性,并具有吸收能力,適于空氣污染區大面積栽植。除此之外,棕櫚另有許多用途,樹干紋理致密,外堅內柔,耐潮防腐,是優良的建材;葉鞘纖維可制掃帚、毛刷、蓑衣、枕墊、床墊、水塔過濾網等;棕皮可制繩索;棕葉可用作防雨棚蓋;花、果、棕根及葉基棕板可加工入藥。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容均為作者提供、網友推薦、互聯網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轉載請注明:https://runyy.com/info/1189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