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咨詢熱線
15751556000
形態特征:落葉小喬木,高達4?8m,小枝紫紅色,滑膩,苗木冠圓形。葉卵圓形或倒卵形,*3~4.5cm,先端急尖,基部圓形,邊緣具重鋸齒,尖細,老葉紫紅色,嫩葉鮮紅色,后頭中脈基部有柔毛。花單生葉腋,粉紅色,花柄紫紅色。核果近球形,暗紅色?;ㄆ??5月,果期7?8月。
苗木種特征喜光,不耐陰;喜溫暖、濕潤天氣,較耐寒和濕潤。對土壤要求不嚴,喜肥沃、濕潤的中性或酸性土壤,稍耐堿,可在黏質土壤上生長。根系較淺,生長興旺,萌枝性強。
繁殖方式:嫁接繁殖,也可壓條及扦插。
嫁接法:以山桃、毛桃、山杏、李、梅等實生苗作砧木。枝接于春季芽即將萌動時舉行,用切接、劈接、腹接、插皮接等方式。芽接8?9月舉行,常用丁形芽接。李砧耐澇,杏、梅砧壽命長,嫁接苗注重經常疏除站木上的萌條,以保證接穗的生長。苗木胸徑達3cm以上可用于園林綠化。
高空壓條法:枝條要選擇樹勢較強,無病蟲害的植株,枝條直徑一般為1-2cm,以2-4年生枝條為較好。壓條在春季4月中旬至5月中旬舉行,在壓條上選擇適宜的部位用嫁接刀刻劃兩道刻痕,間距在1.5cm左右,然后對刻痕間的表皮舉行環剝,環剝后立刻套上塑料袋,并在下刻痕下部將塑料袋系死,然后將調好的沙壤土泥漿放入塑料袋,捏成球狀,泥球要將環剝處包裹住,并使其處于泥球的中部,然后將塑料袋上口系死。塑料袋封好后要經常舉行檢查,查看泥球是否干硬,如果土球柔軟,說明包扎效果較好,土壤含水量較高。約莫45天后傷口可以愈合并開始生根,秋末落葉后,將壓條在泥球下部剪斷,剪開塑料袋后舉行移栽。如果干硬則說明塑料袋有漏氣的地方,要立刻用注射器注入水,并在原塑料袋外再套一個塑料袋。
硬枝扦插:在10月中下旬至11月上中旬均可舉行扦插,但需在土壤上凍前扦插完畢。苗床應設在有草苫或保溫被的陽光棚內。苗床應在扦插前半個月準備,一般做成平床即可,土壤應為沙質壤土,作床前應施入經腐熟發酵的牛馬糞,用量為每667m2600-800kg,土和肥料要拌勻,耙平后用40%五氯硝基苯顆粒與土壤充分拌勻舉行消毒,用量為7-8g/m2,消毒后覆蓋塑料布舉行封鎖。扦插的枝條應無病蟲害,直徑0.5-1cm,且木質化程度要高,插條一般剪成12-15cm,下剪口剪成馬蹄形,上剪口應平滑,距芽1-1.5cm,插條100-150個綁成一捆,在500mg/kgIBA溶液中浸泡24小時,然后取出備用。扦插前先在苗床上用竹簽舉行打孔,株行距為10cm×10cm,打孔后舉行扦插,扦插深度為外露3-4個芽即可。扦插后立刻澆1次透水。扦插后棚內溫度不應低于5℃,晴天時應在上午9:30左右揭開保溫被或草苫,以提高溫度增添光照,下午4:00后放下覆蓋物舉行保溫。在3月中旬再澆1次透水,并在中午棚溫較高時適當透風舉行煉苗。在4月中旬揭掉棚膜,對葉面噴施1次0.3%尿素溶液,以加強長勢,今后每10天左右噴施1次氮、磷、鉀復合肥,并視土壤墑情澆水,使土壤保持在半干半濕狀態,8月尾前截至施肥,第2年春可移栽入圃地舉行栽植。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容均為作者提供、網友推薦、互聯網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轉載請注明:https://runyy.com/info/1397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