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林植物寄生性雜草菟絲子的防除技術
發(fā)布時間:2024-05-17 04:22:13 編輯:
潤博園林 人氣:
一、菟絲子的危害:
菟絲子屬菟絲子科、菟絲子屬的雙子葉草本寄生性種子植物,危害園林植物的菟絲子包羅日本菟絲子和中華菟絲子兩種。菟絲子是一種攀緣性草本寄生性植物,園林植物受其寄生危害,輕則影響生長降低觀賞效果,重則導致園林植物死亡。多種園林植物尤其以綠籬植物受菟絲子寄生危害最為嚴重。園林植物受害時,枝條被菟絲子寄生纏繞而生縊痕,由于菟絲子生長迅速而興隆,極易把整個樹冠覆蓋,不僅影響園林植物葉片的光合作用,而且營養(yǎng)物質被菟絲子所爭取,致使葉片黃化易落,枝稍干枯,長勢衰落,輕則影響植株生長和觀賞效果,重則致全株死亡。

二、寄主及其危害
受菟絲子危害的園林植物重要有黃楊、女貞、鵝掌柴、菊花、佛甲草、月季、杜鵑、薔薇、桂花等。植物受害后,植株生長虛弱,葉片變黃,嚴重者桔死。

三、 病原
病原菟絲子是高等寄生性種子植物,旋花科菟絲子屬(Cascara),其形態(tài)特點是:沒有根和葉或者葉片退化成鱗片狀,無葉綠索。莖藤黃白色或稍帶紫紅色,呈卷須狀纏繞在植物體上,花不顯著,花冠鐘形、白色、黃色或粉紅色,多數(shù)排列成球形花序。果實是開裂的球狀干燥蒴果,有種子2~4枚。種子很小,卵圓形稍扁,外面粗拙,無子葉和胚根。
菟絲子在天下上約有100種。我國約有l(wèi)0種。其中以中國菟絲子(Cuscuta chinensis)和日本菟絲子(C.japonica)最常見。二者重要區(qū)別是:中國菟絲子的莖很細,種子比較小,重要危害草本植物;日本菟絲子的莖較粗,種子蓑大,重要危害木本植物。

四、發(fā)生紀律
菟絲子成熟后,一部門種子掉落土中,一部門種子隨收獲、脫粒混雜到其它植物種子中,或進入肥料。翌年5—6月地溫達l3一l8℃、濕度在15% 一30% 時,5—8天種子即可萌發(fā)。萌發(fā)的最適溫度是25—30℃(若溫度低于10℃或高于35℃均不能萌發(fā))。菟絲子種子萌發(fā)后,發(fā)生黃白色絲狀幼芽,當碰著寄主植物時,則纏繞寄主,脫離土壤。菟絲子的莖向寄主植物莖內伸入吸盤,開始寄生生活,吸收植物的營養(yǎng)和水分,迅速生長擴大伸張。1棵菟絲子可危害幾十株到幾百株植物。而且繁殖力驚人,危害嚴重。菟絲子從出苗到成熟約需3個月。7—8月份溫度高、濕度大、生長較快,伸張迅速,危害嚴重。若幼芽不遇寄主,13-15天即可死亡。

五、防治措施
使用“萊恩坪安絲潔”對長滿菟絲子的木本植物(草本植物、花卉禁用)舉行點噴,噴霧時一定要對菟絲子纏繞部位噴透。

藥效歷程顯示:
打過藥5天后,菟絲子長勢顯著受到抑制,由于養(yǎng)分供應不足,新發(fā)芽細弱。

空缺地區(qū)未打藥菟絲子新發(fā)芽則粗壯。

7天左右紅色菟絲子藤蔓充滿玄色黑點,逐漸干枯。

20天左右徹底死亡。

黃色菟絲子較紅色菟絲子藥效更慢,7天才能看到藥效:菟絲子變細軟、發(fā)紅發(fā)軟。

15天左右變黑褐色

20天左右徹底干枯死亡。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容均為作者提供、網(wǎng)友推薦、互聯(lián)網(wǎng)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yè)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lián)系我們立即刪除。轉載請注明:https://runyy.com/info/1410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