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咨詢熱線
15751556000
山茶花又名茶花,為山茶科山茶屬植物。山茶花花姿豐盈,正經文雅,為我國傳統十臺甫花之一,也是天下名花之一。山茶花枝枯病又稱胴枯病,是昔時生枝干重要病害之一,在各種病害中,枯枝病對茶花這害很大,防治較難。應多觀測病情,實時處理,以削減損失。
病害癥狀 病原菌侵入茶花枝葉后,發病初期在中上部半木質化枝干的近基部生淺褐色至褐色長橢圓形病斑,后擴展成環狀,稍凹陷。后期病斑上散生玄色小粒點,即病原菌分生孢子器。受害葉色變淡,葉肉變薄,葉脈隆起,并不停擴展下移,引起葉片青枯脫落,葉芽萎縮。這時,在春梢與老枝接壤處,出現壞死組織,維牽制顯棕褐色,輸導管壅閉。發病重時,營養物質與水分不能正常交流,從而引起致病部以上的枝葉枯死。
病原 山茶花枝枯病病原菌為Macrophoma sp.屬半知菌類真菌。分生孢子器球形至近球形,頂端具孔口,分生孢子器內壁著生分生孢子梗,分生孢子梗單胞無色,線形,其上生有分生孢子,分生孢子長橢圓形,直或稍彎,單胞,無色,透明,大小15.7~23×7.3~9.7(μm),多具l~2個油球。
發病紀律 病菌以分生孢子器或菌絲體在茶花病枝部越冬。翌春隨著春天氣溫的回升,分生孢子堆逐漸成熟,發生大量分生孢子,隨風散布到周圍的茶花植株上,對新芽,嫩枝傷口,脫落葉片的節痕處,嫁接苗的接口處,修剪的傷口處等為害,條件適宜時孢子萌發重新梢侵入,從而引起茶花的萎縮,落葉和枯死。該病多在5月盛發,7~8月出現枝葉枯死。山茶朽邁或陣勢低洼易發病,透風透光不良或偏施、過施氮肥發病重。
防治方式
1.農業防治
(1)全心養護 實時中耕鋤草,雨后實時排水,防止濕氣滯留,對朽邁的山茶要舉行修剪。采取山茶配方施肥技術,合理配施氮磷鉀,使山茶生長結實。
(2)絕源防治 該病原菌一般在茶花殘枝上越冬,我們著重檢查病態枝條,剪除銷毀。
(3)抹芽防治 茶花的主干及大小分枝,常在四側發生不定芽。這類芽一般發育晚,長勢差,枝條弱,中翌年病原菌侵入的微弱處,一般應抹除。對昔時正常發育的芽鱗,應實時清除,以削減病原菌的附生場所。
(4)隔離防治 把感染病原的茶花,與結實的茶花隔脫離蒔養,以削減病原的感染。
2.藥物防治
對患有桔枝病的山茶花,發病初期實時噴灑25%苯菌靈·環己鋅乳油800倍液或50%甲基硫菌靈·硫磺懸浮劑800倍液、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800倍液;冬季可噴灑0.6%~0.7%石灰半量式波爾多液或30%綠得保懸浮劑500倍液、27%銅高尚懸浮劑600倍液、20%龍克菌懸浮劑500倍液、12%綠乳銅乳油600倍液等。也可用12.5%增效多菌靈,在茶花葉芽分化前,對莖枝葉芽噴灑藥劑,受創傷部位宜涂封口藥劑,以消除菌絲體的蔓延。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容均為作者提供、網友推薦、互聯網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轉載請注明:https://runyy.com/info/1412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