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咨詢熱線
15751556000
黃連木病害少、蟲害多,苗期病害重要是立枯病、蟲害重要有黃連木尺蛾、黃連木種子小蜂。
1、黃連木立枯病
防治方式:
(1)嚴格選擇苗圃地。前作為蔬菜、薯類、瓜類及土壤粘重和排水不良的地塊不宜選做苗圃地。
(2)施用有機肥料時必須經過充分腐熟,特別是廄肥。
(3)種子處理和土壤消毒。播種前用1%新潔爾溶液或0.5的高錳酸鉀水溶液浸種30分鐘。而且每畝施15-20公斤硫酸亞鐵、3公斤呋喃丹舉行土壤消毒。
(4)幼苗出土后,可用70%的敵克松800倍液舉行防治,每隔7-10天噴灑一次,延續用藥2-3次。
2、黃連木尺蛾
黃連木尺蛾食性很雜,幼蟲對黃連木、刺槐等為害十分嚴重,大發生時,一棵大樹的葉片幾天內就可被吃光。黃連木尺蛾1年發生1代。以蛹在樹下3-4厘米土中、石塊下或雜草叢中越冬。來年6月上旬至8月下旬陸續羽化為成蟲,7月中旬至8月上旬為羽蟲,7月下旬至8月上旬達孵化盛期,7-8月危害較兇。8月上旬至10月下旬幼蟲陸續老熟,墜地化蛹越冬。成蟲產卵于書皮縫內、石塊上。初孵幼蟲一般渙散在葉尖取食葉肉,將葉吃光成網狀,2齡幼蟲則開始在葉緣危害,3齡以后食盡全葉。幼蟲共6齡,幼蟲期40天左右。
防治方式:
在成蟲發生期,早晨或雨后舉行人工捕殺;幼蟲3齡以前,噴灑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或80%敵敵畏800倍或10%滅百可800液,效果良好。還可保護和利用天敵,控制蟲害(如用赤眼蜂防治黃連木尺蛾幼蟲、在林內養雞防治黃連木尺蛾幼蟲等)。
3、黃連木種子小蜂(Eurytoma plotnikovi Nikolskaya)
分布河北、河南、山西、陜西等地。
形態特征: 成蟲 雌蟲體長3—4.5 mm,頭、并胸腹節及后腹部第一節玄色,后腹部兩側有黑斑,別的紅褐色。足、觸角柄節及梗節暗黃色,棒節色較淺;翅脈黃色;足樞紐、膠節末尾及附節黃色,附節末尾、爪及整基部褐色,墊端部黃色。頭攢寬,略寬于胸。觸角長1.2-1.4 mm;梗節長大于寬,擔較第一索節為短;索節長大于寬,第一索節長為寬的2倍余,第五索節長為寬的1.5倍左右。頭、胸的刻點不深,被白毛。前胸橫長方形,中胸縱溝顯著,小盾片前窄后竟占長廣大致相等。腹短于胸,滑膩,略側扁,呈卵圓形;腹柄短小橫形,兩側各有一刺狀突起;第四腹節背板較長,略長于第三節,腹末僅微呈梨狀;產卵器微突出。雄蟲體長2.6—3.3 mm,體玄色。索節呈顯著的桶狀偏連。腹柄長險些為寬的3倍。足黃色,后足腿節稍暗。觸角長0.9-1.2 mm。 卵 乳白色。長橢圓形,長0.3 mm,寬0.lmm,具絲狀白色卵柄,柄與卵約等長。 幼蟲 老熟幼蟲兩頭尖,中心寬,頭、胸向腹面彎版。體長4.3-5 mm。初孵時乳白色,老熟后黃白色。頭極小,骨化;上顎發達,鐮刀狀,黃褐色。 蛹 長3.2—4 mm,胸寬1.2—1.6 mm,初期白至米黃色,羽化前眼由桔紅變為紅色,體為黃褐色。
生物學特征: 在河北、河南大多數1年1代,少數2年1代,以老熟幼蟲在果實內越冬。翌年4月中旬開始化蛹,蝸期15-20天。4月尾5月初成蟲開始羽化,5月中、下旬為羽化盛期。羽化多在7-12時,此時羽化數占一天羽化總數的91.6%。成蟲羽化后咬破果皮鉆出果外,幾秒鐘之內便飛走,很少在果面上爬行。成蟲日間在樹冠外圍飛翔活動、交尾、產卵,夜間在黃連木葉后頭著落不動。當越日氣溫升至18℃時開始爬行,20℃時開始飛翔,大風、陰雨、低溫很少活動。在產卵盛期如果陰雨綿延,對該蟲發生晦氣。成蟲交尾多在下午。交尾前雄蟲用觸角敲打雌蟲觸角,接觸數次后開始交尾,歷時12秒左右。成蟲壽命7-12天,較長的達18天。 成蟲產卵初期一般在5月上旬,盛期在5月中、下旬,末期在6月中旬。群體產卵期一般在60天左右。產卵前期視溫度而異,成蟲發生早,此時溫度低,則產卵前期長些;成蟲發生晚的,此時溫度較高,則產卵前期短些,較短也在1天以上。雌蜂產卵前先在果面上爬行,用觸角敲打果面,選擇產卵部位,朋%選在幼果縫線及其兩側,別的在心皮上。然后用產卵器將果壁刺穿,把卵產入果內。一般1果只產1粒卵,特殊情況下,1果多卵(較多的1果內達14粒卵)。發生嚴重年份落卵的果達100%。單雌一生產卵少的10粒,多的31粒,乎均18粒。卵期一般3-5天。 幼蟲孵出后,如果是多卵果,則先孵出的幼蟲不是取食卵,就是相互殘殺,直至1果內只剩下1個幼蟲為止。幼蟲分為5齡,在果內發育顯著地分為3個階段:緩慢生長階段、迅速發育階段和休眠階段。在黃連木果實種胚膨大前,幼蟲無論孵出早晚均在內果皮與胚之間活動,取食果皮內壁和胚外海綿狀組織,食量甚微,生長緩慢,一直處于1齡階段,故稱緩慢生長階段。在這一階段中,從產卵末期到幼蟲蛀胚長達脫一用天。此階段取食毫無危害。7月中旬開始當種胚膨大,子葉開始發育時,幼蟲便咬破種皮,鉆入胚內,取食胚乳和發育中的子葉,幼蟲很快進入2齡,半月左右,幼蟲將于葉食光發育到5齡。此階段稱為迅速發育階段。此期子葉被害即造成減產或組收。子葉被取食一空之后,幼蟲發育老熟,進入休眠階段。9月份以后蟲果絕大部份落到地面,幼蟲開始過冬。
防治方式:
1.成立種子園,加強經營管理以保證種子的產量和質量。
2. 盡可能采盡種子,杜絕越冬蟲源。蟲害嚴重林地,可千秋后深翻土地。在黃連木效果小年,將花序摘凈,使黃連木種子小蜂失去奪主。果實采摘期應實時摘除黃連水蟲果并碾碎。槐樹初花期,將槐花來盡以杜絕槐樹種子小蜂危害。對竹廣肩小蜂,應在大年冬季出筍前將被害竹砍除銷毀;小年時每公頃保留15一規株新竹,作為誘蟲用竹,大年時砍掉。適當推遲檸條播種期(內蒙古伊盟在6月以后),可使檸條種子小蜂越冬代成蟲不會隨種子傳播蔓延。播種前用開水燙種可將刺槐種子小蜂幼蟲殺死。
3. 加強種子檢疫,制止帶蟲種子調出調進。當種子的含水率在10—20%以下時,應對外調種子舉行熏蒸處理。一般室溫在15℃以上時,氯化苦的使用量為30 g/m‘,需時80 小時;用澳甲烷或硫酸氟1m3的投藥量應在40-50 g熏蒸3-4天。
4.成蟲羽化期可施放敵敵畏插管煙劑,每公頃用量7.5-15 kg,放煙2-3次,距離5—7天;也可用敵敵畏原液或稀釋5倍的殺蟲靈超低容量噴霧,每公頃用藥1.5—2.3 kg,或用80%敵敵畏乳油1500倍液或20%滅掃利乳油4D00-5000倍液常規噴霧。在黃連木種子小蜂產卵末期至幼蟲蛀胚前,可用50%久效磷乳油100倍液噴撒黃連木果穩。5. 對侵入竹節的竹廣肩小蜂幼蟲,可在6-8月間將50%對硫磷乳油或50%馬拉硫磷乳油原液 lml,注入竹干內。在槐樹種子小蜂幼蟲初期,用40%久效磷乳劑6倍液或40%氧化樂果3倍液舉行干基打孔注藥,每株用藥10—15 ml。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容均為作者提供、網友推薦、互聯網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轉載請注明:https://runyy.com/info/1413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