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咨詢熱線
15751556000
防治方式1結合整枝,刮掉枝干上越冬卵,注重摘除枝條上非越冬卵,壓低蟲口基數。2各代幼蟲低齡聚集在嫩梢或梢頭為害時捕殺幼蟲。3注重摘除葉背或分杈處的繭。4需要時可結合防治桑樹上的其他害蟲噴灑80%敵敵畏乳油1500倍液或90%晶體敵百蟲1200倍液、25%愛卡士乳油1500倍液、48%毒死蜱(樂斯本)乳油1300倍液。
學名 BombyxmandarinaLeech異名TheophilamandarinaMoor屬鱗翅目,蠶蛾科。別名桑蠶、桑狗等。分布北起黑龍江、內蒙東北,南至臺灣、福建、廣東、貴州、云南。
寄主 桑樹、枸杞等。
為害特點 以幼蟲取食桑樹嫩葉成缺刻,僅留主脈,發生數目大時,桑樹梢頭嫩葉被食光。影響桑樹生長和蠶業生長。
形態特征 成蟲雌蛾體長20mm翅展46mm雄蛾小。全體灰褐色。觸角暗褐色羽毛狀。前翅上具深褐色花紋,外緣頂角下偏向內凹,翅面上具褐色橫帶2條,2帶間具1深褐色新月紋。后翅棕褐色。卵長1.2mm橫徑1mm扁平橢圓形,初白黃色,后變灰白色。末齡幼蟲體褐色,具花紋。四齡體長4065mm頭小,胸部23節特膨大,第2胸節后頭有1對黑紋,周圍紅色,第3胸節后頭有2個深褐色圓紋,第2腹節反面具紅褐色馬蹄形紋2個,第5腹節反面有淺色圓點2個,第8腹節上有1尾角。繭灰白色,橢圓形。
生活習性 遼寧年生2代,山東23代,長江流域4代,以卵在桑樹的枝干上越冬。長江流域翌年4月中旬開始孵化,遼寧5月上中旬孵化,孵化期很長,至7月另有孵化的長江流域4代幼蟲發生期劃分為4月下旬、6月下旬、8月上旬、9月上旬,有顯著世代重疊現象。山東第2代為害重,各代幼蟲劃分在5月中旬、7月中旬和8月下旬至10月上旬,末代成蟲羽化后產卵越冬。成蟲喜在白晝羽化,羽化后不久即交尾產卵,卵喜產在枝條或樹干上聚集一起,35粒到百余粒,排列不整齊。每雌產卵數各代紛歧,較多228粒,較少118粒。雌蛾壽命28天,4代10一20天,雄蛾很短。非越冬卵卵期810天,越冬卵204天。幼蟲多在69時孵化,低齡幼蟲聚集為害梢頭嫩葉,生長幼蟲渙散為害,三齡蠶全齡經過12一16天,4齡1434天,老熟幼蟲在葉背或兩葉間、葉柄基部、枝條分權處吐絲結繭化蛹。一代蛹期22天,二代12天,三代14天,四代45天;天敵有野蠶黑卵蜂、野蠶黑疣蜂、寬大腿蜂等。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容均為作者提供、網友推薦、互聯網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轉載請注明:https://runyy.com/info/1417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