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咨詢熱線
15751556000
此病在北方生產球莖地區重要是球腐爛;在南方冬季促成栽植區,往往在運往市場途中,如南方運往沈陽、大連、北京的唐菖蒲鮮切花時有危害,造成花腐。
病原菌是唐菖蒲球腐葡萄孢(BotrytisgladiolorumTimmermans),可為害植株的任何部位。罹病葉片上的病斑大小不勻,大老2厘米左右,或橢圓,呈褐色,較小的1厘米,在葉片正面上發生銹色黑點。在花梗上的黑點,開始時淺褐,以后轉深。雨后高濕時,罹病花朵基部發生軟腐,嚴重時花朵呈粘性腐爛狀。
基腐或頸腐可在任何生長階段發生,通常在天氣濕潤的雨后霧露多時,剪花后發生,病菌沿主莖傷口向下蔓延至球莖髓部;球莖基部發病的多來自母球。
在天氣轉冷濕時(溫度低于20℃),時逢花和球莖近成熟時則易盛行。
防治措施:播種前將種球莖(去皮后)或子球,以52℃的多菌靈加百菌清500倍液,浸種30~40分鐘;球莖收后在25~28℃條件下處理一周;田間植株發病,初期以500~800倍的乙烯菌核利噴灑防治。已發生病害的地塊或保護地上所生產的花穗,在貯運、包裝銷售之前一定要以5000PPm的氨基丁烷碳酸鹽快速浸泡,或用300PPm的多菌靈或乙烯菌核利處理也可以;如用百菌清或涕泌靈升華熱粉塵處理,更平安有用,且不留痕跡。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容均為作者提供、網友推薦、互聯網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轉載請注明:https://runyy.com/info/1418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