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咨詢熱線
15751556000
金葉女貞黃環絹須野螟以幼蟲墜葉取食寄主葉肉,留下表皮組織,具有發生集中、數目大、暴食成災的特點。5—6月是該蟲幼蟲嚴重危害期,嚴重受害的金葉女貞綠籬植株焦黃,枝條干枯,葉片發黑,嚴重影響生長和綠化效果。
形態特征
成蟲頭為白色,額區被黃色鱗片;觸角基部黃白色,別的白色;唇須第1節白色,別的褐色;頸片褐色,體、翅乳白色,有絲織光澤,前翅前緣有黃色寬帶,在帶下從翅基部到中室端部有3個淡黃色斑。老熟幼蟲體黃綠色,頭黃褐色,13器褐色,胸部各節背板兩側及第8腹節氣門上方各具一玄色小斑。小斑為棱形或蝌蚪形。蛹初期為綠色,半天后釀成綠褐色,近羽化時變為黃褐色,復眼黑褐色,翅上花紋清晰可見。腹末有臀棘8根,臀刺先端略卷曲,成弧形排列。卵扁橢圓形,初產時嫩黃綠色,近孵化時變為黑褐色。
生活習性
該蟲在湖南等南方地區1年發生3代,以蛹在寄主周圍的土壤中越冬。越冬蛹4月下旬開始羽化、產卵,4月尾第1代幼蟲開始孵化;第2代幼蟲6月初開始孵化;第3代(越冬代)幼蟲7月上旬出現,7月中旬開始入土化蛹。
防治方式
4月下旬,越冬代成蟲發生期,用50%辛硫磷乳油l000—1200倍液噴灑葉面和枝條;5月上旬,用40%氧化樂果乳油l000—1200倍液噴灑葉面防治幼蟲,防效在98%以上;5月下旬,用2.5%溴氰菊酯乳油2500—3000倍液噴灑葉面和枝條,防治第l代成蟲;6月上旬用40%氧化樂果乳油1000—1200倍液噴灑葉面,可控制該蟲危害。
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和5月下旬至6月上旬,實時修剪金葉女貞嫩梢,能防止成蟲產卵于嫩梢頂端未睜開的嫩葉上,殺死初孵幼蟲,防止該蟲大發生。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容均為作者提供、網友推薦、互聯網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轉載請注明:https://runyy.com/info/1426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