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咨詢熱線
15751556000
近年來腐爛病(也叫爛皮病、臭皮病、出診子,)是北方楊樹死亡的重要緣故原因。該病害遍布天下,重要分布在我國東北、西北和華北地區。大部門楊樹尤其是速生品種都可能受到侵染。
發病癥狀
1、干腐型:
重要發生于主干、大枝及分叉處。發病初期呈暗褐色水漬病斑,略腫脹,皮層組織腐爛變軟,以手壓之有水滲透,后失水下陷,有時病部樹皮龜裂,甚至變為絲狀, 病斑有顯著的黑褐色邊緣,無牢靠形狀,病斑在粗皮樹種上顯示不顯著。后期在病斑上長出許多玄色小突起,此即病菌分生孢子器。在條件適宜時,病斑擴展速度很快,縱向擴展比橫向擴展速度快。當病斑覆蓋樹干1周時,其上部即枯死。病部皮層變暗褐色糟爛,纖維素相互星散如麻狀,易與木質部剝離,有時腐爛達木質部。
2、枯梢型:
重要發生在苗木、幼樹及大樹枝條上。發病初期呈暗灰色,病部迅速擴展,圍繞1周后,上部枝條枯死。
發病紀律
病菌重要以子囊殼、菌絲體或分生孢子器在病部組織內越冬。來年春季均勻氣溫在10-15℃,相對濕度60-85%時,子囊中子囊孢子成熟借風雨傳播,分生孢子從枝、干傷口侵入,半月后形因素生孢子器,發生分生孢子,同樣借風雨傳播,孢子萌發通過各種傷口侵入寄主組織,潛育期為6-10天。3月中、下旬開始發病,4月中下旬至6月上旬為發病盛期,7月份后病勢漸緩,秋季又復發,10月份基本截至生長。楊樹腐爛病菌是一種弱寄生菌,只能侵染生長不良、樹勢虛弱的苗木和林木,通過蟲傷、凍傷、機械損傷等各種傷口侵入,一般生長結實的樹不易被侵染。
防治措施
1、堅持適地適樹的原則。
選擇適應性強、抗寒、耐干旱、耐鹽堿、耐日灼、耐瘠薄的良種造林。改善立地條件,加強樹勢,同時防治其他病蟲害。以免腐爛病的大面積發生。
2、培育結實苗木。
苗木質量的利害與腐爛病的發生有直接關系,培育大苗、壯苗是預防腐爛病發生的下午。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要選擇距造林地最近,土壤肥沃,排灌條件良好的地塊做苗圃,嚴格按技術要求加強管理,每年要澆足封凍水,起苗、運苗要盡管少傷根、莖。出圃前,做好分級、檢疫工作,同時用50%的退菌特粉劑1200-1800倍液或50%的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舉行全株消毒,對帶有危害性病蟲和生長不良的苗木要實時銷毀,不能進入造林地。阻止機械損傷,削減害蟲危害,特別是蛀干害蟲,對凍傷和蟲害要做到提前預防。
3、采取合理的造林技術。
楊樹腐爛病的發生與樹皮含水量的多少有親熱關系,樹皮含水量低,有利于菌絲的生長。因此,造林要做到隨起隨栽,澆足底水,縮短返苗期,加強抗性。栽前用水浸泡,使苗吸足水分,栽后樹干實時涂白可有用減輕腐爛病的發生。
4、加強營林撫育管理。
幼林郁閉前加強松土鋤草,促進林木正常生長;在干旱地區或干旱季節,實時舉行澆灌,低洼鹽堿地要排水排堿;修枝應把握勤修、少修、弱修,傷口要平滑,并涂波爾多液等防腐劑保護;防護林及片林邊、行道樹病害較嚴重,每年冬春季節應將樹干涂白,以防日灼危險和人畜損傷。楊樹腐爛病菌有喜酸和病斑變酸的特點,用10%的堿(碳酸鈉)涂抹病斑,改變病菌的生計條件,治愈效果顯著。在入冬或早春用40%福美砷50-100倍液涂于病斑,或噴霧效果都很好,也可用3-5度石硫合劑或50%退菌特500-1000倍液噴施,效果較好。要徹底清除病苗、病樹,削減侵染來源。對感病較輕的病株,用刀將病斑和皮部變褐部門左右斜劃成網狀,刀深達木質部,然后在病斑部涂抹110的堿水或200倍退菌特或波美5度石硫合劑。對嚴重感病的植株要實時清除,嚴重感染的林要徹底清除。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容均為作者提供、網友推薦、互聯網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轉載請注明:https://runyy.com/info/1427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