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咨詢熱線
15751556000
一、白蠟褐斑病
分布與寄主 許昌市鄢陵、許昌、商丘市的民權等地。該病是我國新發明的,重要危害白蠟樹。
癥狀 病菌危害白蠟樹的葉片,引起早期落葉,影響樹木當年生長量。病菌著生于葉片正面,散生多角形或近圓形褐斑,斑中心灰褐色,直徑1-2mm,大病斑達5-8mm。斑正面充滿褐色霉點,即病菌的子實體。
防治法子
1、播種苗應實時間苗,前期加強肥、水打點,加強苗木抗病力。
2、秋季清掃留 床苗地面上的病落葉,淘汰越冬菌源。
3、6-7月噴1:2:200倍波爾多液或65%代森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2-3次,防病結果精采。
二、白蠟梢距甲
學名 Tamnaspis nankinea Pic
別名 白蠟梢葉甲、白蠟梢金花蟲。
分布與危害 河南省許昌市、商丘市的永城、寧陵等縣有產生。成蟲、幼蟲危害,但以成蟲為害較重,重要危害白蠟樹幼苗嫩梢,嚴重影響當年高生長。
寄主與危害 寄主白蠟。成蟲、幼蟲危害,但以成蟲為害較重,重要危害白蠟樹幼苗嫩梢,嚴重影響當年高生長。
生物學特性
每年產生一代,以成蟲在土下12cm閣下深的土室中過冬。來年春4月上旬,成蟲大量出土并取食、交配,4月中旬為成蟲盛發期,產卵于嫩梢內。幼蟲孵化后蛀入梢內為害。6、7月間,幼蟲老熟后向外咬孔鉆出,墜入土中作土室化蛹,成蟲羽化后即在土室中過冬。成蟲有聚集性,每叢白蠟條上一般有成蟲5-8頭,最多達20頭。成蟲在晴朗白日氣溫較高及悶熱時較活潑,大量交尾并作短間隔航行。遇陰雨、氣溫較低時,一般爬伏在植株下部,很少勾當。遇大風雨時,則隱蔽在白蠟樹下部的毛病及枯葉、土縫中。夜間成蟲棲息于白蠟樹上。成蟲危害,喜食幼苗嫩莖,很少食葉,致使葉枯萎。牝牡成蟲交尾時間是非紛歧,短則十幾分鐘,長則1小時以上,1對成蟲1小時內可交尾3-4次,交尾后3-5天開始產卵。4月中旬為產卵盛期。雌蟲產卵前,選擇直徑4-5mm的嫩梢,以前足抱握嫩梢咬一周,梢頂斷落,然后咬一小孔,將卵產入,再將產卵處兩側的葉片自葉柄咬斷,方始拜別。每產一粒卵,咬斷一株苗梢。上端傷口處干縮成一小喇叭口,這是識別產卵枝的重要符號。成蟲壽命一般為10-15天。卵經10-15天孵化,幼蟲即在嫩梢內向下蛀食,僅取食嫩梢內部一側,其嚼啐物常塞滿地道。糞便一般自產卵孔及梢頂傾軋。幼蟲共4齡,顛末30-40天,老熟后咬破下端枝皮,直接墜入土中作室化蛹。成蟲羽化后,即在原處不動過冬。被害梢長3-4cm。
防治法子:
1 成蟲產生期,動員群眾遲早捕殺。
2 剪除產卵枝梢及幼蟲危害梢。
3 幼蟲老熟入土前,在林地放養雞鴨喙食。
4 成蟲產生時,噴灑90%敵百蟲,或80%樂果各1000倍液。
5 幼蟲為害期,噴灑25%滅幼脲3號1000倍液或噴25%蛾蚜凈可濕性粉劑1500-2000倍液。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容均為作者提供、網友推薦、互聯網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轉載請注明:https://runyy.com/info/1430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