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咨詢熱線
15751556000
月季花容俊美,千姿百態,芬芳馥郁,四季常開,特別是品種繁多,易于繁殖和種植,被人們譽為“花中皇后”,是我國十臺甫花之一;但月季病蟲害常造成生長不良,甚至死亡,嚴重影響觀賞價值。筆者通過多年的實踐,總結了月季重要病蟲害及其防治技術,以供借鑒。
1月季黑斑病
1.1危害癥狀
葉片、嫩葉、花梗都可受害。病斑通常出現在葉片的外面,為直徑1.5mm左右的近圓形或不規則病斑,邊緣纖毛狀、玄色或深褐色,常有黃色暈圈覆蓋。菌絲在角質層下呈放射狀分枝,黑紫色。病斑上可見玄色凸起小點為病原菌的分生孢子盤。病斑往往幾個連在一起。病部周圍葉大面積發黃,病斑成為帶有綠色邊緣的“ 小島”。葉柄及嫩枝上病斑呈長條狀,邊緣無顯著放射狀。嚴重時,病葉皺縮不平,葉片向葉背卷曲,嫩枝向下彎曲或枯死,花蕾不能正常睜開。
1.2病原
致病病原為放線孢屬的一種真菌。分生孢子長橢圓形或葫蘆形,雙細胞,略有縊束。上部細胞小,有喙狀突起偏向一側,病菌以菌絲體或分生孢子盤在病枝枯葉上越冬。翌春發生分生孢子,借風傳播。
1.3發生紀律
濕潤、多霧而且悶熱、多雨,透風不良的環境有利于病害的發生和盛行。露珠重時或在傍晚后澆水,天黑時葉叢仍有積水時,為病害的發生提供了有利條件,會導致病害加重。葉片上有水時,孢子6h內可萌芽侵入。植株生長不良,尤其是剛移栽的苗木發病重。露地種植密度大,或花盆擺放太擠,以及采取噴灌的方式澆水,都市加重病害發生。
1.4防治方式
(1)清除侵染源。秋季徹底清除枯枝落葉,并結合冬季修剪剪除有病枝條,以清除病枝上越冬病菌。
(2)發病季節勤檢查,實時摘去病葉并銷毀,可防止病害伸張。
(3)改善環境條件,加強種植管理,提高植株抗病能力,控制病害發生。澆水較好采取滴灌、溝灌或沿盆邊緣澆水,切忌噴灌,以免水滴灌濺使病菌傳播到臨近的葉片上,灌水時間較好是晴天的上午,以便使葉片保持干燥。栽植密度、花盆擺放密度要適宜,以利于透風透氣;選用當地抗病性強的月季品各種植;增施有機肥,磷、鉀肥,氮肥要適量,使植株生長結實,提高抗病性。
(4)夏天新葉剛剛展葉時,即應開始殺菌保護,直到冬季。雨季每周噴藥1~2 次,平時7~15d噴1次藥,噴藥次數視病情生長及藥劑品種而定。可選用的藥劑有75%百菌清500倍液、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1000倍液,或80%代森鋅500倍液,或1%等量式波爾多液,或70%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等。其中以75%百菌清500倍液噴霧防治效果較為顯著。為了防止病原菌抗藥性的發生,藥劑必須交替使用。
2月季白粉病
2.1危害癥狀
危害月季的葉片、嫩梢、花蕾及花梗等部位。嫩葉感病后,葉片皺縮、彎曲呈畸形,有時釀成紫紅色,老葉感病后,葉面出現近圓形、水漬狀褪綠的黃斑,與健康組織無顯著界線,葉背病斑處有白色粉狀物,嚴重受害時,葉片枯萎脫落。嫩梢及花梗受害部位略膨大,其頂部向地面彎曲。花蕾受侵染后不能開放,或花姿畸形。受害部位的外面充滿白色粉層。
2.2病原
病原為薔薇單絲殼菌,菌絲體在寄主外面發育,以吸器伸入植物表皮細胞內吸收營養。分生孢子梗短,直立,頂端著生分生孢子,孢子無色,卵圓形或桶形,5~10個串生,重要以菌絲在感病植株的休眠芽內越冬,次年春天芽一睜開便充滿白粉,這些分生孢子被風傳播到幼嫩組織上,在適宜的環境條件下萌發,并通過角質層和表皮細胞壁進入表皮細胞舉行為害。
2.3發生紀律
白粉病一般在溫暖、干燥或濕潤的環境易發病,降雨則晦氣于病害發生;施氮肥過多,土壤缺鈣、鉀肥時易發病;植株過密,透風透光不良,發病嚴重。溫度變化猛烈,花盆土壤過干等,使寄主細胞膨壓降低,將削弱植物的抗病能力,有利于病害發生。
2.4防治方式
(1)加強種植管理。注重土壤濕度,實時澆水;合理施肥,氮肥不宜過多,應適當增施鉀、鈣肥,以加強植株長勢,提高抗病力;適時修剪整形,去掉病梢、病葉,改善植株間透風、透光條件。室內盆栽月季,應置于透風良好、光照足夠的地方。
(2)藥劑防治。早春發芽前噴3~4°Bé石硫合劑,生長期發病可噴70%甲基托布津1000~1500倍液,或15%粉銹寧愿濕性粉劑1000倍液,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粉銹寧的殘效期可達20~25d,噴藥后受害部位的白粉層變暗灰色、干縮變消逝。筆者曾用1∶20的石灰水噴灑,幾分鐘后,再用清水噴灑洗凈,也能有用防治白粉病。
3蚜蟲
重要為月季管蚜、桃蚜等。蚜蟲聚集在芽、嫩葉、花蕾上吮吸汁液。大量發生時有蜜油狀玄色排泄物。春夏天為孤雌生殖,秋季為兩性生殖產卵越冬。露地種植時以早春和初夏為多發期。
防治方式:蟲量不多時,可噴灑清水沖洗。需要時可噴2.5%溴氰菊酯乳液4000~5000倍液,或10%的吡蟲啉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噴時加入1/‰中性洗衣粉,以提高防效。注重保護瓢蟲、草鈴、食蚜蠅等天敵。
4金龜子
重要為銅綠金龜子、黑絨金龜子、白星花金龜子、小青花金龜子等。常以成蟲啃食新葉、嫩梢和花苞,嚴重影響植株的生長和開花。
防治方式:利用成蟲的假死性,于傍晚振落捕殺;利用成蟲的趨光性,用黑光燈誘殺;在成蟲取食危害時,用50%的馬拉硫磷乳油1000倍液噴殺。
5介殼蟲
重要有白輪蚧、日本龜蠟蚧、紅蠟蚧、褐軟蠟蚧、吹綿蚧等,其為害特點是刺吸月季嫩莖、幼葉的汁液,導致植株生長不良,重要是高溫高濕、透風不良、光線欠佳所誘發。
防治方式:在若蟲孵化盛期,用25%的撲虱靈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噴殺。
6月季莖蜂
1年1代,以幼蟲在被害枝條內過冬,翌年5月上中旬成蟲羽化外出,喜產卵于昔時生枝條嫩梢上,尤其是從地面發出的粗壯嫩梢上產卵,受害枝條先萎蔫后枯干,向下彎曲。到秋季有的鉆入枝條的地下部門,有的鉆入上年生較粗的枝條上作繭過冬。
防治方式:春季發現萎蔫的嫩梢,隨時剪掉,清除梢內幼蟲。結合冬剪,剪除帶蟲枝條,集中銷毀。另注重保護寄生蜂等天敵。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容均為作者提供、網友推薦、互聯網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轉載請注明:https://runyy.com/info/1431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