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咨詢熱線
15751556000
天牛是一類蛀蝕樹木地上部門造成樹木半株枯死、枝端枯死甚至整株枯死的撲滅性害蟲,寧夏地區重要以光肩星天牛和黃斑星天牛為主。光肩星天牛世代周期為1 年。越冬幼蟲一般4 月上、中旬氣溫上升至10℃~12℃開始活動,5 月中、下旬開始化蛹,6 月上、中旬開始羽化,6 月中旬至7 月中旬為羽化盛期,成蟲產卵期為6 月中旬~8 月上旬。天牛繁殖力雖然較低,但壽命與世代交替周期較長,幼蟲防御天敵能力較強,后裔成活率很高。因其體格較大,活動擴散性不強,危害呈逐年累加從而形成一定地區內的發作性蟲災。
為此,我們必須要用科學生長觀統領天牛防治工作,加強“憂患”意識,將天牛防治工作納入寧夏甚至西北地區林業計劃與生長的系統工程,進一步完善常抓不懈的天牛防治長效機制,采取以下綜合防治措施為林業的可延續生長締造條件。
1 嚴格檢疫設防
對所有外來尤其是來自于天牛發生區的寄主木料、苗木以及各種物資裝備的木制構件、木制包裝質料舉行嚴格檢疫。對天牛發生區的木料加工銷售點、儲木場、苗木繁育基地要開展重點檢疫,對需要調運的天牛寄主原木、苗木、及寄主木制品根據產地檢疫效果對其種別、數目舉行負責核實,堅決杜絕攜有天牛活體的寄主原木、苗木和木制品的流通,防止天牛蟲害通過人為流通環節而伸張。若發現疫情,要實時責令限期對疫情舉行徹底處理,處理后要舉行復查,確保處理有用到位。
從疫區調運的天牛寄主原木、苗木及木制品要嚴格執行檢疫要求書制度,根據調入地森林檢疫部門的檢疫要求書內容,現場舉行嚴格的檢疫檢驗,在確定無檢疫對象后方可簽發植物檢疫證書。在所有交通要道與動檢、衛生形成聯動,完善檢疫哨卡,對所有過往的天牛寄主原木、苗木及木制品實施嚴格的檢疫檢查,對發現的天牛蟲害木就地舉行無害化處理。
2 加強蟲害的監測與預告
由于天牛發生的隱藏性強、防治難度大,一旦發作,來勢兇猛,因此必須加強天牛蟲害的展望預告,以到達防患于未然、事半功倍的目的。蟲情監測包羅蟲情普查和鞏固監測兩項內容,現在重要以地面監測為主。
2.1 蟲情普查
蟲情普查每年需舉行2 次。劃分在春季4~5 月間氣溫轉暖、越冬蟲開始活動和秋季落葉后越冬前的10~11 月份舉行。普查范圍包羅發生區和毗鄰的未發生區。
1)在發生區內劃分多少個普查地區,以森林資本分布或農田林網建設結構舉行勘查。查清分布范圍、發生面積和危害程度。
2)在發生區毗鄰地區和未發生區以交通沿線、風景區、木料加工銷售集散地等傳入天牛可能性大的地區及四周的寄主林分為重點全面普查。若發現枯梢、羽化孔和蛀孔等被害癥狀,則在四周作進一步尋查。如果確定為天牛危害,要立刻采取有用措施舉行防治,并要實時將有關情況報告上級主管林業部門。
2.2 鞏固監測
對林木區內的重點管理區每350hm2 設一鞏固監測點,其它地區每700hm2 設1 個鞏固監測點,每個監測點確定3~5 塊鞏固標準觀測地,舉行定期監測。對發生區毗鄰地區的未發生區以交通沿線、風景區、木料加工銷售存儲集散地等傳入天牛可能性較大的地段設立鞏固監測點,別的每1500hm2 寄主林分設立1 個鞏固監測點,舉行定期監測。
3 天牛的綜合防治措施
天牛的生命周期較長,世代交替重疊,活動隱藏,天敵較少,自然抑制作用較弱,因此管理天牛危害應以營林措施為主,藥劑防治為輔,協調采取人工、物理等措施舉行綜合防治。
3.1 營林預防
在冬季或早春首先應對受害嚴重已失去利用和防治價值的虛弱樹木實時徹底清算,砍伐后的蟲害木集中舉行滅蟲處理,蟲害木處理可采取熏蒸、加工或焚燒等方式,所有蟲害木處理工作必須在蟲蛹羽化前完成,以削減初蟲源。
3.1.1 伐根嫁接毛白楊等抗性樹種
對蟲害木清算后恢復林分采取伐根嫁接毛白楊是有用措施之一。蟲害木伐出后,在風沙較大的干旱地段要實時培土,以保持水分,待11 月或次年3 月下旬剪下穗條,埋入濕潤的沙土內保留,在樹芽萌動時舉行嫁接。一般每株嫁接毛白楊接穗2~5 個。
3.1.2 截干更新
對根系生長結實的中幼齡被害樹木,在生長條件較好地區,于冬春季(11 月~笠年3 月)保留地上部門,將地上1.3~1.5m以上部門截去,加強管理,促其萌芽很快形成新的樹冠,縮短更新時間。
3.1.3 營造多樹種混交林
在計劃造林時要營造多樹種搭配的混交林。選擇當地適生的抗性樹種為主栽樹種(例如寧夏可選擇新疆楊、河北楊、毛白楊等),其比例應占到50%左右,別的要選擇一些免疫樹種(如臭椿、白蠟、槐樹、針葉樹等)。對清算蟲害木后的林區舉行補缺栽植時,也要栽植免疫樹種,使林分結構逐步趨于合理化。
3.2 生物防治
在適合鳥類繁衍的地區或發現有啄木鳥棲息的林分,采取人工懸掛鳥巢、建設餌木、削減人為襲擾等措施保護和招引啄木鳥。同時,努力推廣應用花絨堅甲、腫腿蜂攜菌防治天牛新技術。
3.3 物理防治
天牛成蟲日間棲息于樹冠而不宜活動,利用天牛的這一習性在每年的夏天(6 月~7 月)舉行人工集中捕殺,同時在成蟲產卵盛期,根據產卵刻槽,清除蟲卵。
3.4 化學防治
化學藥劑防治天牛方式簡單、效果顯著,是現在天牛防治的重要措施之一,其詳細方式如下:
3.4.1 插毒簽、封堵蟲孔法對生活于樹干木質部內的幼蟲,可采取向蟲孔內插入磷化鋅毒簽或放入磷化鋁藥片,然后用土壤封蟲孔口舉行鴆殺。
3.4.2 蟲道注藥法天牛幼齡幼蟲一般在樹皮內蛀食,在此時期可在樹干上打孔,注入70%氧化樂果100 倍液或50%甲胺磷100倍液等內吸性藥劑,利用樹體輸導組織舉行鴆殺。
3.4.3 微膠囊劑附著法該方式重要殺滅天牛成蟲。在天牛蛹大量羽化期,將8%綠色威雷觸破式微膠囊劑充分搖勻,用清水配制成200~300 倍的懸浮液,噴灑于樹干和樹枝上,當羽化后的天牛成蟲踩觸到微膠囊時,膠囊破碎釋放出高效原藥附著在天牛足跗節上,通過足節間隙進入天牛體內將其鴆殺。未被踩觸到的微膠囊在30 天內可延續施展藥效。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容均為作者提供、網友推薦、互聯網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轉載請注明:https://runyy.com/info/1449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