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咨詢熱線
15751556000
楊樹屬于楊柳科楊屬,是楊屬植物落葉喬木的通稱。楊柳科楊屬植物落葉喬木的通稱。全屬有100多種。木料用作民用修建,生產家具、鋸材等,同時也是人造板及纖維用材。葉是良好的飼料。楊樹又是用材林、防護林和四旁綠化的重要樹種?,F將楊樹常見病蟲害防治要點介紹如下。
一、楊樹食葉蟲病害
1.柳毒蛾:重要危害楊、柳科樹木。危害嚴重時,能將葉片吃光,且有大量排糞,嚴重影響城市園林綠地的環境衛生。
2.楊扇舟蛾:幼蟲群棲,1-2齡時常在一葉上剝食葉肉,2齡后吐絲綴葉藏匿其間,遇驚后能吐絲下垂隨風飄移,3齡后逐漸向外擴散危害,老熟時吐絲綴葉作薄繭化蛹。由于幼蟲繁殖快、數目多、分布廣,大發生時極易成災。
3.楊小舟蛾:幼蟲食葉片的表皮、葉肉,僅留葉脈,呈篩網狀。嚴重時,楊樹、柳樹的大部門葉片被吃光,遠望如火燒。
防治方式
1.生物防治。在幼蟲3齡期前噴施Bt和病毒防治。地面噴霧樹高在12m以下中幼齡林,用藥量Bt200億國際單位每畝阿維菌素600O-8000倍液。釋放松毛蟲赤眼蜂,即在害蟲產卵初期,每畝3-4個放蜂點、放蜂量3-5萬頭。
2.化學防治。對發生嚴重,噴藥困難的高峻樹體打孔注藥防治。用打孔注藥機在樹胸徑處不同偏向打3-4個孔,注入疏導性強的40%氧化樂果乳油或25%殺蟲雙水劑等。用藥量為每10cm胸徑2-4mL原藥或1倍稀釋液。注藥后注重用泥封好注藥口。利用害蟲上下樹,用10ml2.5%溴氰菊酯加10ml氧化樂果與11kg廢機油夾雜,在樹干上涂3-5cm寬的閉合環;2.5%溴氰菊酯與廢柴油1:10夾雜,浸泡包裝用紙繩制成毒繩,在楊樹胸徑處捆綁2周,效果良好。在幼蟲期噴15%滅幼脲煙霧劑防治(藥劑和溶劑夾雜比例為1:1,用藥量為1.2kg/hm2)或噴施20%滅幼脲Ⅲ號,每畝25g、1.2%煙參堿乳油1000-2000倍液。
3.人工防治。越冬(越夏)期,人工網絡地著落葉或翻耕土壤,以削減越冬蛹的基數,成蟲羽化盛期用黑光燈誘殺,降低下一代的蟲口密度。組織人力摘除蟲苞和卵塊。利用幼蟲受驚后吐絲下垂的習性,震驚樹干捕殺著落的幼蟲。對于尺蠖等成蟲需爬行上樹產卵的害蟲,在成蟲羽化前在樹干梆扎塑料布等方式以防成蟲上樹產卵。
二、楊樹枝干病害
1.楊腐爛型潰瘍病,又稱楊樹爛皮病、楊樹腐爛病,引起皮層腐爛、枝枯,嚴重地塊可引起大片楊樹死亡。發病后期的病斑上生出許多針頭狀玄色小突起,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在濕潤情況下可從中擠出桔紅色卷須狀分生孢子角。楊樹爛皮病分生孢子和子囊孢子借風、雨、昆蟲等傳播至寄主皮層上,多由傷口入侵。幼樹、嫩枝和虛弱、有傷口的枝干較易感病。當樹皮含水量不足60%時,發病嚴重。
2.楊水泡型潰瘍?。喊l生在主干和大枝上,癥狀有三類:在光皮楊樹品種上,多圍繞皮孔發生直徑1cm左右的水泡狀斑;在粗皮楊樹品種上,通常并不發生水泡,而是發生小型局部壞死斑;當在干部的傷口、芽和凍傷處發病時,形成大型的長條形或不規則形壞死斑。
3.楊大斑型潰瘍病:重要發生在主干的傷口和芽痕處,初期病斑呈水浸狀,暗褐色,后形成梭形、橢圓形或不規則的病斑。病部韌皮組織潰爛,其下木質部也可變褐,老病斑可連年擴大,多個病斑可毗鄰成片,造成枯枝、枯梢。
防治方式
1.真菌性潰瘍病防治
病斑刮涂。對于抗病性較強品種的病樹,可用小刀或釘板將病部樹皮縱向劃破,劃刻間距3-5mm、范圍稍逾越病斑,深達木質部。然后用毛刷涂以所選擇的藥劑(10%堿水、梧寧霉素、不脫酚洗油原液、10%雙效靈10倍液、70%甲基托布津100倍液、50%多菌靈100倍液、40%福美砷50倍液等),涂藥后再涂以50-100ppm赤霉素,以利于傷口的愈合。
加強對楊樹幼林地的種植管理。改善立地條件,實時清除病死植株和枝條,實時修枝、間伐,防治蛀干害蟲。
化學防治。發病高峰期前,可用1%潰腐靈稀釋50-80倍液涂抹病斑或用注射器直接注射病斑處。還可用70%甲基托布津100倍液、40%多菌靈50倍液或2:2:100波爾多液等噴灑主干和大枝,阻止病菌侵入。秋末在樹干下部涂上白涂劑(生石灰、食鹽、水的配制比例為1:0.3:10)。
2.細菌性潰瘍病防治
在早春楊樹萌芽前或秋季落葉后,向苗木噴灑鏈霉素(600 mg/kg)+樹木防凍保護劑(1l0倍),防止楊樹苗木遭受凍害,增添抗病性。
在楊樹育苗插穗前,將插穗浸在鏈霉素(600mg/kg)樹木抗病誘導水劑中浸泡24h。育苗用的種條感染該病,必須刮除病斑,并用300倍福爾馬林液消毒。
涂保護劑。對移栽大苗,早春刷白涂劑,或用硫合劑,或1:1:160波爾多液噴干,預防感染。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容均為作者提供、網友推薦、互聯網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轉載請注明:https://runyy.com/info/1456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