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咨詢熱線
15751556000
分布與為害 分布于河北、山東、陜西和長江流域以南各省。外洋日本、印度、美國等有分布。多聚集于枝梢上吸收汁液、葉片上亦有寄生。樹體受害后,抽梢量削減,枯枝增多。
形態特征 雌蟲 橢圓形,后頭有較厚的蠟殼覆蓋。蠟殼呈暗紅色,長約4毫米,高約2.5毫米,頂部凹陷,形似臍狀。有4條白色蠟帶,從腹面卷向后頭。體極興起。蟲體紫紅色,觸角6節,第三節最長。雄成蟲體長1毫米,翅展2.4毫米。卵橢圓形,淡紅色,長0.3毫米,兩頭稍細。若蟲 初孵時呈扁平橢圓形,長0.4毫米,暗紅色,腹端有2長毛。2齡時成廣橢圓形,稍突起,暗紅色,體表披白色蠟質,3齡時蠟質增厚。前蛹和蛹 蠟殼暗紅色,長形。蛹體長1.2毫米,淡黃色,繭橢圓形,暗紅色,長1.5毫米。
生活史及習性1年發生1代,以受精雌蟲越冬。5月下旬至6月上旬為越冬雌蟲產卵盛期。雌若蟲蛻皮3次,第一齡約經20天;第二齡23天-25天;第三齡約30-35天。9月上旬成熟交尾后越冬。雄蟲第一齡若蟲期與雌蟲同,第二齡若蟲期40-45天,前蛹期1-2日,蛹期2-6日。雄成蟲8月中旬至9月上旬羽化,壽命甚短,僅1-2天。越冬雌蟲產卵于體下,產卵期長可達一個月。每雌可產卵200-500余粒。初孵若蟲離母體后移至新梢。聚集于新葉及嫩枝上,多在受陽光的外側枝梢上寄生,樹冠內膛枝葉較少。若蟲孵化后,離母體移至新稍定居后,即吸收汁液,并由泌蠟器官在蟲體后頭和胸部兩側排泄蠟質,后頭呈馬蹄形,側面呈黑點狀,均粉白色。以后蟲體逐漸長大,排泄物也逐漸長大,排泄物也逐漸增厚,雄蟲在前蛹期截至排泄蠟質物。雄蟲化蛹時,排泄一層較薄的白色蠟繭,化蛹其中。
防治方式
1、防治適宜時期,把握幼蟲孵化末期、大量上梢危害時(5月下至6月中旬),每隔15天左右噴藥1次,延續2~3次。藥劑可選用40%殺捕磷乳油1500~2000倍液,40%樂果乳油800~1000倍液。冬季噴松脂合劑16~18倍液。
2、結合整修枝,剪去蟲枝,集中放于園外曠地,讓寄生蜂羽化飛出,尋找寄主寄生,以利保護天敵。紅蠟蚧天敵種類較多,有蠟蚧扁角跳小蜂、黑軟蚧蚜小蜂、日本軟蚧蚜小蜂等,值得注重保護利用。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容均為作者提供、網友推薦、互聯網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轉載請注明:https://runyy.com/info/1465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