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咨詢熱線
15751556000
香樟樹黃化病又稱缺綠病,屬生理性病害,是土壤中鈣離子含量太高而引起的。在城市和工礦區(qū)栽植的樟樹多發(fā)此病。
一、發(fā)病癥狀
發(fā)病初期,香樟枝梢新葉的脈間失綠黃化,但葉脈尤其主脈仍然保持綠化,黃綠相間現(xiàn)象十分顯著。隨著黃化程度的加重,葉片由綠變黃、變薄,葉面有乳白色黑點,葉脈也失去綠意,呈極淡的綠色。相繼全葉發(fā)白,葉片局部壞死,葉緣焦枯,葉片干枯;嚴重時,則枝梢枯頂,以至整株死亡。黃化病開始多發(fā)生在樟樹頂端,新葉比老葉嚴重,冬、春季比夏天嚴重。
二、病因
香樟樹是喜酸性苗木,若長期生長在偏堿性土壤就會影響根系對鐵元素及其它微量元素的吸收,使葉片變黃變白,以是黃化病也是樟樹缺鐵的一個顯示。同時,土壤中缺乏營養(yǎng)元素,根系發(fā)育不良,也能影響樟樹對鐵元素的吸收,加速黃化病的發(fā)生。
另外,修建廢棄料及有害物質進入土壤,能改變適宜香樟樹生長的土壤結構,也是樟樹易得黃化病的一個緣故原因。
三、防治方式
①發(fā)生此病時,應改變樟樹周圍土壤的酸堿度,提高葉片鐵的含量。在林地增添含鐵豐富的紅壤,施酸性化肥,如在土壤中施些硫磺粉,在根系周圍打孔灌注1:30的硫酸亞鐵液,樹干注射硫酸亞鐵15克、尿素50克、硫酸鎂5克、水1000毫升的夾雜液,葉面噴0.1%~0.2%硫酸亞鐵溶液,或500~1000毫升的尿素鐵或黃腐酸鐵、檸檬酸鐵等,均有良好的復綠效果。
②要根治香樟黃化病,可因地制宜施用酸性客土及有機肥等,改良其立地條件。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容均為作者提供、網(wǎng)友推薦、互聯(lián)網(wǎng)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yè)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lián)系我們立即刪除。轉載請注明:https://runyy.com/info/1468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