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咨詢熱線
15751556000
介殼蟲是銀杏樹上發生較普遍又為害嚴重的害蟲。其種類繁多,銀杏樹葉片、枝干、樹干均可受害。被害葉片失去葉綠素;枝干受害后,表皮粗拙,甚至枯死。
介殼蟲1年發生1-6代,常以受精的雌成蟲、卵或若蟲在葉片、枝干或果實上越冬。若蟲經過1-24小時爬行后,選擇適宜位置才牢靠下來,以口針吸食汁液,排泄蠟質。隨著蟲齡增大蠟質逐漸加厚,還滲出蜜露,導致樹葉發黑。第1代大多在4-5月產卵,5-6月間孵化出幼蟲。
對銀杏樹介殼蟲應采取綜合治療方式:
1、農業防治:加強肥水管理,加強樹勢;剪除蟲枝、蟲葉、枯枝,便于噴藥。
2、保護與利用天敵:介殼蟲的天敵資本豐富,有方頭甲、灰唇瓢蟲、寡節瓢蟲、大紅瓢蟲、澳洲瓢蟲、黑緣瓢蟲、蚜小蜂、黃金蚜小蜂、雙帶巨角跳小蜂、姬小蜂、扁角跳小蜂、草蛉等捕食性和寄生性天敵。用藥劑防治時,盡管避開天敵盛發期噴藥,并選用高效低毒的品種,減輕對天敵的危險。
3、藥劑防治:選用40%速撲殺(殺撲磷)乳油1500倍液;48%樂斯本乳油1000倍液(宜防治2齡以下幼蟲);99.1%敵死蟲油劑或99%綠穎油劑150-200倍液或機油乳劑150-200倍液(若與辛硫磷或馬拉硫磷混用,既可增添稀釋量,又能提高殺蚧效果);50%辛硫磷、40%融蚧、45%滅蚧或20%蚧殺手等乳油1000倍液;50%馬拉硫磷或35%快克乳油800倍液。
化學防治介殼蟲最佳防治期是在幼蚧初孵至盛孵期,即5月中旬至6月中旬前舉行,每隔5天噴藥1次,連噴2-3次。若錯過防治適期,則宜用礦油類藥劑,如敵死蟲、綠穎或機油乳劑與低毒的有機磷藥劑夾雜使用,以加強藥劑的滲透力,提高殺蚧效果。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容均為作者提供、網友推薦、互聯網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轉載請注明:https://runyy.com/info/1468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