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咨詢熱線
15751556000
紅豆杉腐霉病病原屬真菌鞭毛菌亞門,營養體多數為無隔菌絲體,少數為原質團,無性繁殖發生游動孢子;有性生殖發生卵孢子或休眠孢子。孢子囊球狀,萌發時發生泡囊;原生質轉入泡囊內形成活動孢子,藏卵器內含一個卵孢子。此菌能在冷濕環境中浸染危害,也能在天氣炎熱濕潤時瘋狂盛行。當高溫、高濕時,它的發病率高。此病5~8月發病較嚴重。土壤含氮量高,可加重此病的發生。
癥狀
植株較直觀的顯示就是根莖腐爛。在南方紅豆杉上,此病在植株根、莖上都有發生,屬于軟腐中的根腐和莖腐,地上部份枯死而不倒狀,也稱為立枯。一般顯示為霉狀物,但在病部很難發現霉狀物。
傳播途徑
土壤和病殘體中的卵孢子是較重要的初侵染源,人工作時的對象和人攜帶病原物極易感染。此病在南方紅豆杉上顯示為零星狀分布。
防治方式
可以用甲霜靈錳鋅加75%百菌清500~1000倍液噴霧防治;也可混入一些微量元素,以增添植株自己的抗病性。針對病情可逐漸增添藥劑量。一般7~15天噴施一次,病情嚴重時可縮短至4~5天一次。
紅豆杉腐霉病和紅豆杉立枯絲核病區別
外觀診斷上,立枯絲核病顯示青枯屬萎蔫的一種,就是葉片脫水,葉片含葉綠素;病株從侵染到展現時間很短。腐霉則展現為立枯;地上部份是逐步失水黃化枯死,且主根病斑是水漬狀小黑點,外面軟腐;側根發病后褐變而腐爛。而立枯絲核病在主根和側根上有顯著的白色索狀物,而且充滿病株的莖和根。
病原物內部結構看,腐霉病營養體的菌絲體是無隔的,而立枯絲核病營養體的菌絲體是有隔的白色索狀物。立枯絲核菌有性繁殖發生坦孢子,腐霉病有性繁殖發生卵孢子。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容均為作者提供、網友推薦、互聯網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轉載請注明:https://runyy.com/info/1471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