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咨詢熱線
15751556000
別名:藍目天蛾
分布:普遍分布于河南及東北、西北、華北各地。
寄主及危害:危害楊、柳、蘋果、桃等多種果樹。
形態特征
成蟲:翅展85~92mm。體、翅黃褐色,胸部后頭中心有1深褐色大斑;前翅外緣翅脈間內陷成淺鋸齒狀,緣毛極短;亞外緣線、外橫線、內橫線深褐色;腎形紋灰白色;基線較細、彎曲;外橫線、內橫線下段被灰白色劍狀紋切斷。后翅淡黃褐色,中心有1個大藍目形斑,斑外有1灰白色圈,外圍藍玄色,斑上方為粉紅色。
卵:橢圓形,長徑約1.8mm,黃綠色。
幼蟲:老熟幼蟲體長70~80mm;頭較小,綠色,近三角形,兩側淡黃色;胸部青綠色,各節有較細的橫褶,前胸有6個橫向排列的顆粒狀突起,中胸有4個小杯狀突起,每“杯”上端左右各有1個大的顆粒狀突起,后胸有6個杯狀突起,每“杯”上端各有1個大的顆粒狀突起;腹部黃綠色,l~8節兩側有淡黃色斜紋,較后1條直達尾角。氣門淡黃色,圍氣門片玄色,前方有1塊紫色斑。胸足褐色,腹足綠色。
蛹:長28~35mm,暗褐色,翅芽短,端部伸達第三腹節的2/3處。
生物學特征
1年3代,以蛹在土中越冬。來年4月中旬越冬代成蟲開始羽化,第一代、第二代成蟲劃分出現于6月中下旬、7月尾至8月上旬。第一代幼蟲5-6月間為害,第二代幼蟲6-7月間出現,第三代幼蟲8月中旬大量孵化,8月下旬至9月中旬陸續鉆入5-8cm深的土中化蛹越冬。成蟲夜間活動,具趨光性,飛翔力強,卵單產,一般多在枝條及葉背,粘著牢靠。初孵幼蟲食卵殼,1~2齡幼蟲取食嫩葉,5齡幼蟲取食量極大,常將樹枝吃成光禿。老熟幼蟲下樹入土營土室化蛹越冬。
防治措施
1.利用黑光燈誘殺成蟲。
2.捕捉幼蟲 天蛾幼蟲體較大,地面也易于發現其蟲糞,酌情人工捕殺幼蟲,可收到一定效果。
3.結合翻耕等清除越冬蛹或幼蟲,于土室內越冬的蛹或幼蟲,當土室被損壞后,死亡率很高,可酌情采取。
4.于幼蟲3齡前,噴25%滅幼脲ⅲ號或80%敵敵畏1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5000-8000倍液。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容均為作者提供、網友推薦、互聯網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轉載請注明:https://runyy.com/info/1472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