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咨詢熱線
15751556000
牡丹常見病害有褐斑病、紅斑病和銹病等;常見害蟲有線蟲、蠐螬和地老虎等。
(1)葉斑病:也稱紅斑病,此病為多毛孢屬的真菌感染。病菌重要感化葉片,也感化新枝。發病初期一般在花后15天閣下,7月中旬隨溫度的升高日趨嚴重。初期葉不和有谷粒大小褐色黑點,邊沿色略深,形成外濃中淡、犯科則的圓心環紋枯斑,彼此融連,乃至葉片枯焦干枯。葉柄受害發生墨綠色絨毛層;莖、柄部染病發生隆起的病斑;病菌在病株莖葉和泥土中越冬。
防治要領:
①11月上旬(立冬)前后,將地里的于葉掃凈,會合燒掉,以沒落病原菌;
②發病前(5月份)噴灑1:1:160倍的波爾多液,10一15天噴一次,直至7月底;
③發病初期,噴灑500-800倍的甲基托布津、多菌靈,7-10天噴一次,持續3-4次。
(2)紫紋羽病:為真菌病害。由泥土傳播。發病在根頸處及根部,以根頸處較為多見。受害處有紫色或白色棉絮狀菌絲,初呈黃褐色,后為黑褐色,俗稱"黑疙瘩頭"。輕者形成點片狀斑塊,不生新根,枝條枯細,葉片發黃,鱗芽癟小;重者整個根頸和很系腐朽,植株滅亡。此病多在6-8月高溫多雨季候產生,9月今后,隨氣溫的低落和雨水的淘汰,病斑遏制蔓延。
防治要領:
①選排水精采的高燥地塊栽植;
②雨季實時中耕,低落泥土濕度;
③4-5年輪作一次;
④選育抗病品種;
⑤分栽時用500倍五氯硝基苯藥液涂于患處再栽植,也可用5%代森銨1000倍液澆其根部;⑥受害病株周圍用石灰或硫磺消毒。
(3)茵核病。又名莖腐病。病原為核盤菌。發病時在近地面莖上產生水漬狀斑,逐漸擴展腐朽,呈現白色棉狀物。也大概感化葉片及花蕾。
防治要領:
①選擇排水精采的高燥地塊栽植;
②發明病株實時挖掉并舉辦泥土消毒;
③4-5年輪作一次。
常常見的尚有炭疽病、銹病。炭疽病在葉面上產生圓形或犯科則形淡褐色凹陷病斑,擴展后邊沿為紫褐色;銹病在葉背著生黃色孢子堆,引起葉片退綠,后期病葉上生柱狀毛發物。防治要領同葉斑病。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容均為作者提供、網友推薦、互聯網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轉載請注明:https://runyy.com/info/1473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