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咨詢熱線
15751556000
櫻花喜光,喜溫暖濕潤天氣環境,對土壤要求不嚴,以深厚肥沃的砂質壤土最為適宜。淺根性樹種。櫻花為落葉喬木或灌木;腋芽單生或三個并生,中心為葉芽,兩側為花芽。幼葉在芽中為對折狀,后于花開放或與花同時開放;葉有葉柄和脫落的托葉,葉邊有鋸齒或缺刻狀鋸齒,葉柄、托葉和鋸齒常有腺體。櫻花容易感染一種致命的根瘤病。
根瘤病重要發生在櫻花的根部及地上部門的主干和側枝上。發病初期,根莖處膨大呈球形或半球形的瘤狀物,幼瘤為白色,質地柔軟,外面滑膩。以后瘤漸增大,質地變硬,褐色或黑褐色,外面粗拙,龜裂,由根莖處開始逐漸侵染到主根、側根甚至毛細根,各節部膨大呈大小不等的腫瘤,致使櫻花生長緩慢甚至截至生長,3~5年整株枯死。幼苗發病率較高,尤其是嫁接苗砧木的接穗結合部。
櫻花根瘤病亦稱冠櫻病。 這是由野桿菌屬的細菌引起的。隨空氣和雨水傳播,傷口易感染,根瘤病寄主很廣,約有59科142屬330余種。危害600余栽植物,重要危害森林植物、經濟林植物和園林植物,桃、李、梨、蘋果、月季和櫻花等,很易受根瘤病的危害,感染此病的花木,影響根系的發育,常造成營養缺乏,出現虛弱狀態,最后枯死。
重要發生在櫻花根頸處和大根上,有時也發生在側根上。重要癥狀顯示為根部形成大小紛歧、形狀不規則的腫瘤。發病初期為白色,外面滑膩,逐漸釀成深褐色,外面凹凸不平,呈菜花狀。櫻桃感染此病后,輕者生長緩慢,樹勢虛弱,效果能力下降,重者全株死亡。
以下是總結的防治方式:
1.嚴把檢疫關。苗木引進時,鐫汰病苗,選擇無病苗木。發現帶病苗木就地銷毀,阻止購置病苗。
2.執行輪作。得過櫻花根瘤病的地塊,要將病樹、病根徹底挖除銷毀,更新樹種,3年內不能再種櫻花。
3.物理防治。于秋末冬初或早春櫻花休眠時將病樹挖起,割凈根瘤,傷口用500~1000ppm的土霉素涂抹,移栽到立地條件較好的無病區舉行精細管理。
4.藥物防治。在雨季到來前,用300~400倍的藥劑(此處可百度,藥品比較多)澆灌發病區,每隔10天1次,連澆3次,效果較好。
5.處理土壤,藥劑防治病瘤。栽植時用硫酸亞鐵夾雜土壤,改變土壤的酸度。當植株發病時,移植苗木前,發現病株,實時用小刀將根瘤切除,用1%的升汞溶液或抗菌劑處理傷口。并涂抹波爾多漿保護,切下的根瘤要集中銷毀。同時用抗菌劑澆灌植株根部舉行土壤消毒。對于三年以上的發病植株,可以試用細菌素等可取代農藥處理病瘤,細菌素對苗木根瘤有很好的防效。但因櫻花樹對許多藥劑敏感,建議先做小范圍試驗,待試驗樂成后再大面積使用。
櫻花每年施肥兩次,以酸性肥料為好。一次是冬肥,在冬季或早春施用豆餅、雞糞和腐熟肥料等有機肥;另一次在落花后,施用硫酸銨、硫酸亞鐵、過磷酸鈣等速效肥料。一般大櫻花樹施肥,可采取穴施的方式,即在樹冠:正投影線的邊緣,挖一條深約10厘米的環形溝,將肥料施入。此法既簡捷又利于根系吸收,以后隨著樹的生長,施肥的環形溝直徑和深度也隨之增添。櫻花根系分布淺,要求排水透氣良好,因此在樹周圍特別是根系分布范圍內,切忌人畜、車輛扎實土壤。行人蹂躪會使樹勢虛弱,壽命縮短,甚至造成爛根死亡。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容均為作者提供、網友推薦、互聯網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轉載請注明:https://runyy.com/info/1478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