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咨詢熱線
15751556000
《頑強,堅持》,這是陳漢農為四川汶川大地震受難同胞及救援勇士而作的作品之一。
5月12日發生的汶川大地震,讓天下人民陶醉在無比悲痛之中。然而,這次地震也讓天下人民感受到了“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偉大氣力與堅定信心。走在陌頭,四處都可以看到人們慷慨解囊,為災區踴躍捐錢;獻血車旁,總有許多人排著長隊默默守候著為災區人們獻上自己微薄的氣力;另有更多的人,每天默默地為災區祈禱……
這些天,福建泉州盆景藝術家陳漢農也一直很悲痛。他告訴筆者:“汶川大地震發生后,我從電視報刊上看到那么多同胞兄弟遭受那么大的災難,萬分憂傷,夙夜難眠。看到解放軍、武警戰士及許許多多參加抗震救災的勇士們,掉臂自身安危搶救蒙難同胞,更是感動萬分。我不能去災區參加救援,但作為盆景興趣者,能不能用盆景來表達我對受難同胞的同情和悼念呢?能不能用盆景來表達我匹敵震救災的勇士們的贊揚和敬意呢?”
經過三天三夜的醞釀構想,他決議將兩盆舊作加以刷新,重新創作;經過一天一夜重要工作,兩盆劃分名為《頑強,堅持——為汶川蒙難同胞和搶險勇士而作》及《汶川同胞蒙難,巴山蜀水齊悼念》的盆景,在他流著悼念的淚水中創作出來了。“我用這兩盆盆景寄托我對汶川大地震罹難同胞的悼念及搶險勇士的敬意!”
沒有華美的文字,沒有煽情的語句,只有把大愛濃縮成盆景作品,寄托對災區人民的哀思與祈福。
良久以前,我就熟悉了陳漢農,并采訪過他,還明確了他的參展作品。他是個很和善可親的老人。
我來到泉州市紫梅街陳漢農家。他陪著我們推開四樓上的外門,陽臺上是一個精細的屋頂盆景園,典型的閩南格調,一盆盆大小紛歧、造型奇異的作品,馬上映入眼簾,令人心曠神怡。他的一位密友也在場,興致勃勃地旅行了他的盆景,還津津樂道地告訴我:“平時我在市場上所看到的普通盆景,大多注重于形式的尋求而忽略了對意境的營造。他的作品與眾不同,打破傳統盆景的約束,將人工培育成的樹種造型與奇石、怪石經過藝術定位、加工,巧妙地融為一體,創作出現在擁有自己怪異氣概的附石式盆景。”
陳漢農今年64歲,早年從事過木雕工藝和模具工作。由于文革期間他所推出的工藝產品被看成迷信品,受到責令停辦,他只好收攤。厥后從書店購置了一本盆景書,啟發了他轉業締造有生命的藝術品,今后與樹、石結下了不解之緣。
每當獲取一塊好石頭,他就琢磨如何與樹組成完善的整體,在構圖立意上舉行空間設想、全心設計,從而使作品得到藝術神韻。好比,怪石和樹組成畫面的不平衡,締造出奇險的佳作,往往給人以強烈的視覺打擊力,震撼之余感應一種尊貴典雅、自然清奇的文化氣息。
多年來,陳漢農把大部門時間和精神投入到自己的盆景藝術中,他對生活坦誠、對盆景執著。中國盆景藝術家協會副會長張世潘先生曾給予他云云評價:“漢農盆景氣概奇異”。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容均為作者提供、網友推薦、互聯網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轉載請注明:https://runyy.com/info/148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