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咨詢熱線
15751556000
檵木又稱檵柴,為金縷梅科檵木屬常綠灌木或小喬木,全株有鐵銹色星狀毛,葉互生,綠色,革質,卵形或橢圓形,長2至5厘米;花兩性,3至8朵聚生于新枝頂端,花瓣條形,白色,長1至2厘米,春末夏初開放,具芬芳。此外,檵木的變種紅檵木也常用于制作盆景,其葉、花均為紫紅或褐色,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可用白花檵木作砧木,舉行嫁接。
檵木根干古樸蒼勁,葉片細小,枝條柔軟,便于彎曲造型,萌發力強,耐修剪。可根據樹樁的形態制作單干式、雙干式、枯干式、曲干式和森林式等不同形式的盆景,樹冠既可加工瀟灑的自然型,也可加工成大小紛歧,犬牙交錯的圓片造型。加工方式可用蟠扎、牽拉和修剪等手段。為使樹干加倍蒼勁古樸,可用利刀對樹干舉行鐫刻,其傷口很容易愈合。
用于制作盆景的檵木多在3至6月移栽,移栽時將主根剪斷,多留側根和須根。栽種前應對枝條和根系修剪整形,由于其上部的枝條與下部的樹根都有顯著的“水路”相對應,以供應枝條所需的水分和養分,因此在修剪根系時應考慮與上部水路的流通,切忌將所保留枝條相對應的根系剪去,否則會因水路的中止,使營養和水分無法供應,導致所保留的枝條枯死。修剪后的樹樁先栽在素沙土中“養坯”,地栽盆栽都可以,栽后罩上透明的塑料袋,以維持局部小環境空氣濕潤。成活后,經一周左右的早晚“煉苗”,去掉塑料袋,以后保持土壤濕潤而不積水,勤向植株噴水。對于昔時萌生的新枝不要修剪,以利根系的生長。秋季舉行一次修剪,把多余的枝條剪除。第二年的春季或梅雨季節移入細盆,并舉行造型。
檵木原產我國南方,喜溫暖濕潤和陽光足夠的環境,耐半陰,忌干旱和嚴寒。制作好的盆景生長期宜放在室外透風向陽處養護,經常澆水和向植株噴水,以保持土壤和空氣濕潤,夏天適當遮光,以防烈日曝曬,不必施肥。春、秋季節可勤施一些腐熟的礬肥水,冬季放在冷涼的室內,控制澆水,0℃以上可平安越冬,黃河以南的地區可連盆埋在室外避風向陽處越冬。養護中要隨時剪去多余的枝條,經常打頭、抹芽,以保持樹形的完善。每1至2年的春季或梅雨季節換土一次,盆土宜用肥沃松散,排水良的微酸性土壤。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容均為作者提供、網友推薦、互聯網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轉載請注明:https://runyy.com/info/1491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