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咨詢熱線
15751556000
銀杏樹,落葉喬木,牝牡異株,葉片成扇形,樹形優美,具有抗性強、適應性強、繁殖能力強的特點。近年我市許多道路綠化栽植應用較多。重點工程技術組對我市新栽銀杏舉行了一年仔細地觀測,發現銀杏18%沒有發芽,46%的發葉較小,36%的發葉且長勢較好,這與銀杏的生物學特征、自然環境條件及養護管理程度有著親熱的關系。
移植的銀杏有“假活、假死”現象,尤其大樹極為顯著,有些銀杏縱然根系死了,葉子還能睜開,甚至第二、第三年還能發芽,但葉子很小。待樹體內養分耗盡,它才不發葉了,這是銀杏的“假活”現象。有些銀杏栽植后,第一年不發芽,甚至第二年還不發芽,但樹皮依然鮮綠,到了第三年才開始發芽展葉,這是銀杏的“假死”現象。以是有人說:“栽植銀杏樹,三年活不算活,三年死不算死。
銀杏栽植時適宜“淺栽”,可以與原土痕持平,我市栽植的未發芽的銀杏中有的栽植過深,甚至樹干深埋30公分,有些過淺,甚至主根裸露,對成活率造成一定影響。
銀杏枝條的萌芽力很弱,老枝大枝更弱,栽植銀杏大樹及大規格苗木,修剪時原則上宜輕剪和疏枝,應做到“三看”,即看樹(品種、樹勢、樹齡)、看天(時間、光照、溫度等天氣條件)、看地(土壤質地、地下水位等)。各種因素往往同時作用于銀杏,因而修剪時必須多方面考慮,本著因地制宜、因樹修剪的原則,機動運用各種修剪技術,使修剪技術更適合于當時、當地的詳細情況。
保持樹木水勢是保證樹木成活的較重要指標之一,樹木水勢是土壤、植被和大氣條件對植物體內水分利用狀態配合影響的效果,根據權威資料銀杏在土壤含水量65%和空氣濕度50-80%時長勢較好,而四月份我市的空氣相對濕度僅25%,0-20公分的土壤含水量為10-17%,使樹木的蒸騰加劇,影響到了發芽和生長,必須加強養護管理。
1、樹木輸液技術是彌補樹體養分和水分的較有用設施,建議對未發芽和樹勢較弱的樹種繼續舉行規范的樹體輸液。
2、使用滲灌澆水技術。重點工程中大部門銀杏樹盤較小淺,尤其受綠地范圍影響的銀杏樹,給澆水作業增添了難度,旱季時需要頻頻澆灌才能澆透。滲灌澆水可以使根系直接吸收水分,吸收快,利用率高,不僅可以節約用水量,而且在不澆灌的情況下,滲灌管可以作為通氣管,增添銀杏的土壤透氣性,利于生根發芽。
3、銀杏根系發達,要求土壤含氧量高于6%,以是,進入夏天,保持重要吸收根周圍的土質松散,是使銀杏根系保持高度活性的基本條件。一般情況下,銀杏樹冠以下的部位,應當長期保持松散,應對樹盤舉行松土,也可在銀杏樹盤上鋪10公分厚的腐殖土,可以防止土壤澆水后板結,增添土壤的透氣性,同時澆水后又可以保濕。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容均為作者提供、網友推薦、互聯網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轉載請注明:https://runyy.com/info/1519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