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咨詢熱線
15751556000
云杉是我國東北長白山至小興安嶺森林的重要樹種,近年來云杉也用作盆栽可做為室內的觀賞樹種,多用在莊重肅穆的場所,冬季圣誕節前后,也可作圣誕樹裝飾。本文就云杉繁育技術舉行深入探討。
1.云杉的生態學特征
松科,常綠喬木,高可達30米。小枝有毛或無毛,無白粉。葉四棱形,四周有氣孔線,毛端尖,長1.2厘米―2.2厘米。球果卵狀圓柱形或長卵狀圓柱形,長5厘米―8厘米;種鱗倒卵形,尖端圓形或微尖,露出的部門滑膩,無縱紋,是我國東北長白山至小興安嶺森林的重要樹種。朝鮮及俄羅斯西伯利亞東部亦有分布。本文就云杉繁育技術舉行深入探討。
2.云杉的繁殖技術
2.1扦插繁殖方式
扦插時間應在早春抽出新梢后,剪15厘米長插穗,在塑料大棚內舉行扦插。為了增高地溫,床底可墊生馬糞,保持25℃―35℃地溫,濕度在90%左右為佳,塑料棚要蓋嚴,不要頻仍打開,以免濕度降低。苗木扦插時蘸1000μg/g吲哚丁酸激素和abt生根粉1號,生根效果較好。
2.1.1穗材采集
在10年生以下的林分中,選擇主干通直,樹冠濃蜜的優良母樹,采集昔時生半木質化嫩枝做穗材。要求穗材生長結實、無病蟲害、無機械傷口。采穗時間較好隨采隨插。如果采穗林星散扦插地點較遠,可在扦插前的1-2天采集,但在運輸歷程中,一定要注重保持水分,可用高濃度吸濕劑浸基部保水。
2.1.2插床設置
插床采取懸臂轉動式全光主動噴霧裝置。插床選設在苗圃靠近水源的地方,根據噴霧裝置要求,相應建成直徑13米,高50厘米的圓形插床,周邊用磚與水泥砌成,基部每1.5-2.0米留洞作排水孔。先在床度鋪一層15-20厘米厚的大鵝卵石,上覆一層約10厘米厚的小石子組成的濾水層,濾水層上再覆一層20厘米厚純凈河砂作插壤。
2.1.3插床滅菌
為了制止插穗受真菌、細菌危害,影響生根成活,插前插壤必須滅菌。先用清水充分淋洗床面,再用0.5%高錳酸鉀溶液噴淋,用量為每平方米2500-3000毫升,也可以用500倍液多菌靈噴淋。
2.1.4插穗剪截與扦插
扦插時間為6月20日左右。將云杉穗材剪成10×12厘米長帶有頂芽的插穗,去掉細弱、干枯及發育不良的枝條。為了提高扦插成活率,插穗剪好后,每50根一捆,將基部2-3厘米浸入濃度為1000ppm的吲哚丁酸溶液中浸泡30-50分鐘。于當天上午10時前和下午4時后扦插,扦插深度3.5厘米,株行距3×5厘米插后輕按,隨插隨淋水,使插穗與插壤慎密結合。
2.1.5插后管理
插床所有插齊合,立刻全面噴灑500倍多菌妙藥液舉行滅菌,用量為每平方米1000毫升。以后每隔10天藥一次,雨后還要加噴一次。噴藥時間的傍晚截至噴霧后舉行。水分管理是扦插能否成活的下午,插后啟動主動間歇噴霧系統,必須嚴格控制噴霧間歇時間和噴霧時間。每次噴霧時間以臂桿旋轉2周為宜。間歇時間,插后前20天,晴天上午10時至下午5時,每隔2-3分鐘噴一次,10時前和5時后噴霧時間削減每隔10-15分鐘一次。41-60天和60天以后,噴霧次數再次劃分相應削減為每隔6-7分鐘、20-30分鐘和10-15分鐘、40-60分鐘噴霧一次。陰天應削減噴霧次數,夜間不噴。
2.2種子繁殖
云杉種子休眠習性紛歧致,有的需要短期低溫層積,一般經過45度始溫浸種24小時沙地云杉消毒催芽后播種即可。云杉種子發芽的有用溫度為8度,適宜早春播種。由于苗木自然死亡率較高,適當密播,撒播,每畝播種量7-9公斤,拌沙覆土0.3-0.6厘米,蓋草或薄膜,播種后7-15天幼苗出土。幼苗對干燥的抵制力弱,耐陰濕,應經常澆水以保持濕潤,對陽光抵制力弱,接草后應架設蔭棚,以制止日灼危害。苗木生長緩慢,一般昔時不舉行間苗。幼樹期易受晚霜為害,故多設蔭棚、栽植在高峻苗木下方,冬季舉行保護防御。云杉不易移植,多采取帶土移植,移植時應仔細操作,削減對根系和枝葉的危險,以提高成活率。云杉生長速度緩慢,10年內高生長量較低,后期生長速度逐漸加速,且能較長時間地保持興旺的生長。
2.2.1種子采集和貯藏
云杉開始結實歲數因種、立地條件而異。自然云杉林40年~50年開始結實,人工云杉在立地條件好的情況下,20年左右開花結實。云杉母樹的結實距離期為5年~6年,每畝產種量約莫2公斤左右。云杉5月開花,球果圓柱狀長圓形,長5厘米~15厘米,成熟前為綠色,成熟后為黃褐色,10月份遇到霜凍、晴朗天氣,球果會開裂,種子隨苞鱗飛散。以是,在此以前要抓緊時間舉行采種。采種要對母樹舉行選擇,凡長勢不良、有病蟲害(球果受銹病、蚜蟲危害)的母樹,不能作為采種對象。我們采取自然干燥法脫粒,即將球果攤放在光照足夠、透風良好的曬場上,厚度為5厘米~11厘米。為加速球果干燥,每隔2小時~3小時左右把球果翻動一次,待果鱗開裂種子脫出時,實時將種子篩出,篩出的種子要經過一次風選,第一批脫出的種子質量好,千粒重4克~6克,發芽率在90%以上。云杉種子貯藏中其含水量在7%以下時,用防潮容器密封放在低溫條件下,其發芽率下降少少。總之,貯藏條件應是低溫(溫度較好保持在0℃~5℃)、干燥(空氣相對濕度在30%~40%)。用普通干燥法貯藏種子應具備涼爽、干燥和透風的條件,但經過1年~2年發芽率降低10%~18%。
2.2.2種子處理
采取“雪藏法”埋種,即先選擇一處地下水位低,背陰背風的地方,挖一貯藏坑,其規格為深80厘米,長、寬視種子多少而定。坑較幸虧前1年秋挖好,于1―2月間,在坑底鋪10厘米―15厘米厚的雪,再按1:2或1:3將種子與雪夾雜,攪拌均勻后放入坑內。裝滿后,用雪培成丘形,上覆草簾等物。貯藏到播種季節前l周左右將種子取出,混以濕沙,在15℃左右的室溫下催芽4―5天,沙干時澆水,且每天翻動1―2次,當有20%―30%的種子裂嘴時,即可播種。
2.2.3播種
采取不覆土播種法。先按要求做好苗床,不打底水在濕潤的床面上用耙摟動,使床面形成平整均勻的條形凸凹面。為了便于播種,播前將種沙夾雜物摻入適量干沙,攪拌均勻再播。播種時,要做到隨播種,隨鎮壓(木滾)、覆簾和澆水,使種子與土壤慎密接觸。在苗木出齊之前,始終要勤澆水,本著“少量多次”的原則,始終保持床面濕潤。實踐證實,不覆土播種比覆土播種出苗又快又齊,一般播種后8天即見出苗,15天-20天可出苗80%,20天-25天基本出齊,并從未發生過苗木倒伏現象。據統計,不覆土播種比覆土播種的苗木產量都高于規程標準,一般高22%,有的高2倍-3倍。
2.2.4苗期管理
在出苗達60%以上時,撤去葦簾,使苗木全受光照,若不遇高溫干旱,一直舉行全光育苗,這樣可比長期遮蔭好,使苗木粗壯、根系發達、抗災力強。為防止晚霜凍害,在冷空氣到來之前要澆水,以提高土壤熱容量。若發生凍害,可在太陽出來之前澆水,使苗木形成冰柱,再逐漸融化,即可排除凍害。在苗木生長期內,要本著“少量多次”的原則,準時定量澆水,尤其在天氣干旱時,不能澆“賽馬水”。機械澆水要用大壓力、細噴頭、快速閥門,以防止水流沖苗。苗木出齊后,要實時舉行松土除草,以免雜草爭水肥,促進苗木生長。為了防止日灼,可采取電接點水銀溫度計,毗鄰日灼報警器,把溫度計調到36℃,當地表溫度達36℃時報警,應立刻澆水降溫。
3.云杉的病蟲害防治
在防治病蟲害方面,采取調治生態環境、制約病蟲害伸張的方式,除了舉行種子消毒之外,平時嚴防將非感染性生態因子引起的災難誤以為是病原菌的感染;對侵染性病害又以調治水、肥、氣、熱、光等生態因子加以解決,防止化學藥劑污染環境,這樣可使苗木發育良好,具有較強的抗病蟲害能力。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容均為作者提供、網友推薦、互聯網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轉載請注明:https://runyy.com/info/1553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