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咨詢熱線
15751556000
梓樹是優良的園林景觀綠化觀賞和國家珍稀樹種。本文對梓樹的生物習性、種植技術舉行了論述,以期為梓樹大規格綠化苗木的生產、推廣應用提供參考。
下午詞 梓樹;生物習性;種植技術
中圖分類號 S792.99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1007-5739(2020)06-0153-02 開放科學(資本服務)標識碼(OSID)
梓樹(Catalpa ovata G.Don)又名臭梧桐、黃花楸、木角豆,為紫葳科梓樹屬落葉喬木,抗性強、環境適應能力強[1],是優良的園林景觀綠化觀賞樹種、環保樹種和國家珍稀樹種。梓樹樹體優美、冠幅開展、樹干直、葉大蔭濃,春夏天滿樹白花,秋冬季莢果懸掛,形似掛著的蒜苔,因而也叫蒜苔樹,是觀花、觀葉的優良觀賞樹種,可作行道樹、庭蔭樹以及園林綠化樹種;梓樹皮有清熱利濕、降逆止吐、殺蟲止癢、清熱解毒、利水消腫和催吐止痛等成果;木料白色稍軟,可做家具,制琴底;葉或樹皮亦可作農藥,可殺稻螟、稻飛虱,是不能多得的多用途樹種。近10年來,新疆從東北大量引進栽植,已被普遍應用在烏魯木齊、昌吉、五家渠、呼圖壁、瑪納斯、石河子、奎屯、庫爾勒等地區。
1 生物習性
梓樹一般高6 m,較高可達15 m,樹冠傘形,主干通直平滑,樹皮褐色或黃灰色,嫩枝具稀松絨毛。葉對生或近于對生,有時輪生,葉闊卵形,長寬臨近,長約25 cm,頂端漸尖,基部心形,全緣或淺波狀,葉片粗拙,微被柔毛或近于無毛,葉柄長6~18 cm;春夏天開黃白花,圓錐花絮頂生,長10~18 cm,秋季結莢果。蒴果線形,下垂,深褐色,長20~30 cm,粗5~7 mm,冬季不落;?N子長橢圓形,花期6―7月,果期8―10月。
梓樹喜光、喜濕潤環境,耐寒,稍耐陰,不耐干旱和瘠薄,抗污染性較強,適應性較強。喜深厚、濕潤、肥沃的砂壤土,能耐輕鹽堿,可利用邊角隙地種植。
2 種植技術
2.1 育苗地選擇
移植苗木的目的是培育大規格的優質苗木,育苗地應選擇交通利便、光照足夠、地塊平展、給排水良好、土層肥沃、透氣性好、土層厚度>1 m的地區[2]。
2.2 整地
2.2.1 犁地。培育大苗要深翻,以增添土壤可溶性養分含量,同時可將害蟲翻于表層,曝曬予以殺滅。犁地深度30~40 cm,較幸虧秋冬季翻耕1~3遍,同時施入5%辛硫酸顆粒劑30~45 kg/hm2,將藥劑加入細土摻勻,撒入圃地深翻以清除地下害蟲。
2.2.2 開溝。一般栽植模式為2 m×2 m、2 m×3 m、4 m×4 m,機械開溝(打埂)間距劃分為2、3、4 m。陣勢不平可南北開溝,陣勢平展器械開溝,溝深40~50 cm,溝寬60~80 cm。為了培育胸徑8 cm以上的大規格梓樹苗木,在瑪納斯縣平原林場開展了梓樹3種栽種模式對比試驗。效果發現,株行距2 m×3 m栽植模式較科學,透光性好、冠形豐滿、樹干通直、生長快;株行距2 m×2 m栽植模式可提高經濟效益、縮短奏效周期,但影響培育大規格梓樹苗木的冠形;株行距4 m×4 m模式,經濟收益較少[3]。
2.3 苗木的選擇
選擇生長結實、無病蟲害、胸徑2~3 cm的苗木(便于苗木的整體出圃,規格應統一為2.0 cm、2.5 cm或3.0 cm)舉行栽植。為提高成活率,在梓樹2.5~3.0 m處截干;為保持苗木根系完好,應采取直徑≥20 cm、高度≥25 cm的土球,用草繩密纏。
2.4 栽植
株行距可采取2 m×3 m、4 m×4 m。如梓樹胸徑在2.0~2.5 cm之間,挖穴規格為30 cm×30 cm×40 cm;胸徑在2.5~3.0 cm之間,挖穴規格為50 cm×50 cm×40 cm[4]。在栽植前,定植穴下層施夾雜的腐熟農家肥0.3 kg和磷酸二銨0.1 kg,栽植時苗木根系與底肥要有20 cm的土壤隔離,以免燒根。將苗木放進定植穴內,填土踩實,根頸部低于地面3~5 cm或平于地面。栽植時間春、秋2季均可,以秋季栽植為佳,成活率較高。
2.5 撫育管護
2.5.1 水肥管理。定植后實時澆灌水3次,每次距離7 d,應注重水量要小且澆透,洪水會提高倒苗率,灌水3~4 d后應實時扶苗。今后整年澆灌7~8次,每次距離10~15 d,灌水量在12000 m3/hm2左右。定植第2~3年,整年灌水5~6次;定植第4年,整年灌水3~4次。8月尾開始控水,北疆10月尾、南疆11月中旬灌好越冬水。
定植昔時不施肥,第2~3年在株距30m~50 cm處挖施肥穴(25 cm×25 cm),施肥量為100~150 g/株(磷酸二銨、尿素比例為1∶2),每年在5月尾和7月中旬施肥;第4年在株距1 m處挖施肥穴(30 cm×30 cm),施肥量為300 g/株(二銨、尿素比例為1∶2),整年施肥2次。
2.5.2 中耕除草。采取旋耕機旋耕行間舉行除草,旋耕深度在10 m~20 cm之間,松散土壤利于苗木后期生長。定植后第2年,在生長季要對土壤旋耕2次,一般在4月尾至5月初和6月尾7月初各旋耕1次。植株周圍采取人工除草,整年除草3~4次,較幸虧雜草高度15 cm以內除草(省工)。
2.5.3 整形修剪。梓樹管理粗放,栽植后第2~3年,秋季剪除主干側枝、過密枝、病蟲枝、干枯枝,分枝點留至1.8~2.0 m處。第4~5年不用修枝。
2.5.4 病蟲害防治。梓樹抗性強、病蟲害少,常見蟲害是食葉害蟲霜天蛾。病蟲害防治如下。一是物理防治。在景觀設計和植物造景中,阻止將易受霜天蛾危害的植物配植在一起,以免成片危害;因霜天蛾的成蟲可遷飛自行傳播,應加強植物的檢疫工作,防止其隨苗木的調運而傳播至其他處;在霜天蛾危害期,采取性引誘劑和黑光燈、電子滅蛾燈或高壓汞燈等對其成蟲舉行誘殺;同時加強田間管理,加強植株生長勢,提高樹木抗蟲害能力;冬季樹干涂白,以2次為好,第1次在落葉后至土壤封凍前舉行,第2次在早春舉行,可減輕日灼、凍害,并加入適量殺蟲、殺菌劑,還可兼治病蟲害。二是藥劑防治。通過噴灑16000 IU/mg Bt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20%蟲酰肼懸浮劑1500~2000倍液,或10%聯苯菊酯乳油3000~3500倍液等舉行防治。
3 參考文獻
[1] 寧麗榮.梓樹種植管理技術[J].山西林業,2017(2):34-35.
[2] 徐海聲,陸彩虹.梓樹種植技術及其應用[J].寧夏農林科技,2017,58(11):20-21.
[3] 劉欣.黑龍江黑河市梓樹引種馴化技術要點[J].中國園藝文摘,2016,32(2):162-163.
[4] 鄧運川,賈強,毛貽榮.梓樹的種植管理[J].中國花卉園藝,2012(4):38-39.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容均為作者提供、網友推薦、互聯網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轉載請注明:https://runyy.com/info/1576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