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咨詢熱線
15751556000
梅花是中國的傳統花卉。在這里就給大家講講梅花繁殖的相關知識吧。梅花的繁殖以嫁接為主,偶然用扦插法和壓條法,播種應用少。播種繁殖多作培育砧木或選育新品種。
一、播種繁殖
梅花果實6月或稍后變色時采收,通過后熟階段,立秋之后再除去果皮和果肉,洗凈晾干備用。在年內(秋季)播種為好,詳細時間可以在9月下旬舉行。播種時,應將土地深翻細耙,整平、作畦,按40厘米的行距開溝,溝深3~5厘米,將種子按5~7厘米的距離,一粒接一粒地放在土溝里,澆足水分,用細土或砂子覆蓋。翌年春季,待幼苗長lO~15厘米時,便可舉行移植。如果春季播種繁殖,那么應該在種子洗凈晾干后用濕砂層積沙藏,早春取出條播。
二、嫁接繁殖
梅花的許多品種,如款項綠萼梅、送春梅、凝香梅等,只能采取嫁接的方式繁殖。嫁接有枝接與芽接兩種。砧木除用梅的實生苗外,也用桃(包羅毛桃、山桃)、李、杏作砧木。以梅砧好,親和力強、成活率高、長勢好、壽命亦長。
枝接在2月中旬至3月上旬或10月中旬至11月舉行。接穗選擇結實枝條的中段,長5~6厘米,帶有2~3芽,采取切接或劈接。
芽接以立秋前后(8月上旬)舉行成活率高,多采取丁字形芽接法。接活后的昔時頭冬,在接芽以上5厘米處截去砧木,并修剪側枝。翌年春接芽抽梢,待長大再將殘存的砧木剪除,并隨時抹去砧芽。
以桃為砧,種子易得,嫁接易活,且接后生長快,開花多,故現在在生產上普遍應用。但是接后梅樹易遭蟲害,壽命縮短。為了解決這一矛盾,嫁接操作時,可將砧木距離地面2厘米處剪除地上部門,接穗選擇昔時生長結實枝條,接時應注重形成層必須親熱結合,再用塑料條扎緊封土直到看不見接合處為止。一個月后檢查是否成活,并剪除根部萌芽,保持封土不垮。成活后也不要急于一下子去土,要逐漸助芽出土,以免新芽吹干,并隨苗株的長高,加土培實,使接穗生根,這樣可以戰勝桃砧木壽命短的缺點,大致經過2~3年接穗也能長出許多的新根,類似扦插的效果。
三、扦插繁殖
扦插繁殖梅花操作簡捷,技術也不龐大,同時能夠完全保持原品種的優良特征。梅花扦插成活率因品種不同而有不同,在通例條件下,素白臺閣梅成活率高,一般可達80%以上;小綠萼梅、宮粉梅等成活率達60%;朱砂梅、龍游梅、大羽梅、送春梅等品種則不易成活。用吲哚丁酸500ppm或萘乙酸1000ppm水劑快浸處理插條,成活率有所提高,對難以生根品種也能促進生根。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容均為作者提供、網友推薦、互聯網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轉載請注明:https://runyy.com/info/1606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