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咨詢熱線
15751556000
月季又名四季花、月月紅。薔薇科薔薇屬植物。月季屬溫帶原產的落葉植物,有必然的耐寒力,在我國北方大部門地域栽時需埋土掩護越冬,其他地域可露地自然越冬,喜陽光,對日照是非無嚴格要求,因此可以不絕開花,盛夏季候多遏制生長,開花也少。冬季如進入高溫溫室則呈常綠狀態而繼承開花,但對來年生長倒霉。對泥土要求不嚴,喜中性和排水精采的壤土和黏壤土,能耐弱堿.在沙土和酸性土中生長不良,耐肥力強,需常常增補肥料才能不絕開花。
月季的栽培分為設施栽培和露地栽培
1.設施栽培(盆栽)
月季是喜光植物,但光澤過強對花蕾發育倒霉,但在陽光不敷處生長,枝條纖細。月季從抽芽到開花約45天,生長最適溫度15--25℃,在此溫度范疇內開花大而瑰麗,到30℃則生長遲鈍,30℃以上開花的花朵變小,花色變淡,2--3年苗上盆時要修根,把老根短截促發新根,但修根不宜過重,栽時留意根系舒展,植株規則,盆土不宜添滿,上盆一般在休眠期舉辦,月季生長旺盛,需肥多,換盆每年1次或隔年1次,換盆在休眠期舉辦,換盆后需澆透水兩次。春、夏、秋三季應放在陽光富裕,通氣精采和不積水的園地。
在清明后,是月季出窖的一次細致修剪,把月季結實的枝條選留下來,其他的橫生枝、弱枝、交錯枝、過密的枝都要剪掉,選留的枝條要從基部選留3--5個芽眼,以上的枝條全部剪掉,使植株從泥土接收大量的養分,供應修剪后留下枝條的葉芽和花芽長久生長需要。切記芽萌動后再修剪,修剪遲影響第一次開花,要求生長高度平等,每株可留主枝3--5枝,最多7枝。
盆栽月季不干不澆水,澆則澆透。夏季天氣炎熱,蒸發量大,盆栽澆水量應多些,尤其是傍晚1次該當澆足。月季在氣溫高出30℃時則生長不良,開花少,有人覺得是肥力不敷便多施追肥,反而壞了事。盛夏季候一般不追肥,只對生長結實的枝株采納薄肥勤施,每周1--2次,如能在上午11時后適當遮陰,下午4時今后再曬太陽,制止中午炎熱氣溫,又可使它擔當午前午后較弱的陽光,有利于光合浸染,為下茬花積聚養分。剪枝后即可施肥,以50%人糞尿摻入2%過磷酸鈣施入。在2月中旬施追肥用3%的人糞尿或用1%尿素即可,也可在雨前雨后灑施尿素,在新梢發紅時不宜施肥,此時施肥導致幼根受傷,使植株萎蔫或遏制生長,故因出格留意。
月季還要舉辦中期修剪,重要是剪除嫁接苗砧木的萌蘗枝,花后帶葉剪除殘花和疏取多余花蕾,第一茬花后將細弱的花枝從基部剪去,別的粗壯的花枝,則從殘花下2--3片葉下剪去,第二茬花仍可采納疏弱枝,留強枝,壯芽的要領修剪。
月季還需在越冬前舉辦1次修剪,但不能過早,月季修剪時,不只要選留壯枝,并且要留意主從勻稱,大花品種留4--6個壯枝,每枝在30--40厘米處選一側生壯芽,剪去個中上部枝條。蔓性、藤性品種,則撤除老枝、弱枝、病蟲枝造就骨干。
2.露地栽培
露地栽月季,根系發家,生長迅速,植株結實,花朵微大,撫玩代價高,在打點時按照不同的范例,生長習慣和地理條件來選擇栽培法子,栽培地選擇陣勢較高,陽光富裕,氛圍暢通,泥土微酸性。栽培時深翻地皮,并施入有機肥料做基肥,栽培密度直立身種為75厘米x75厘米,擴張性品種株行距為100厘米x100厘米,縱生性品種株行距為40厘米x50厘米,藤木品種株行距為200厘米x200厘米。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容均為作者提供、網友推薦、互聯網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轉載請注明:https://runyy.com/info/1621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