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咨詢熱線
15751556000
竹節秋海棠又名慈姑秋海棠,為秋海棠科、秋海棠屬植物,是多年生小灌木,因莖節酷似竹節而得名。葉外面綠色,花鮮紅色;成簇下垂,姿態優美艷麗,在溫暖的地區可常年觀花,通常每年的4月至11月為盛花期。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竹節秋海棠種植管理,大家一起來學習吧。
一、形態特征
莖直立滑膩,莖節肥厚,紅褐色,株高50厘米至100厘米。葉為長橢圓形,有許多白色小黑點,猶如星星閃灼,新葉尤為顯著。花色粉紅,花形由許多小花組成一個大聚傘形花序,從莖節處的葉腋中抽生而出。
二、繁殖技術
竹節秋海棠的繁殖重要以扦插為主,也可水插和分株繁殖。選取生長結實的頂端嫩枝作插穗,剪取長10厘米至15厘米的有3節至4節的小段,下部切口在較下節0.5厘米處為宜。晾1天,插入河沙苗床中,扦插深度在5厘米左右,入土部門的葉片要全除去,保留上部2個至3個葉片,為防止水分蒸發,可適當剪去一部門葉片。基部按實,用噴壺澆水,遮陰保濕,月余可生根移栽。
三、管理技術
竹節秋海棠是淺根系植物,性喜半陰、濕潤和溫暖,不耐寒,忌暴曬、炎熱和水澇,適宜生長溫度為15℃至25℃。抗旱性能強,怕積水,喜歡松散肥沃的沙壤土。澆水原則是見干見濕。
肥料是植株生長的需要元素,施肥應在盆上干時劃鋤舉行,施肥后澆水可便于植株吸收。在莖葉不旺或新翻盆之時,都忌施大肥。春季生長興旺期,每10天至15天施一次稀薄液肥,夏天高溫季節,植株截至生長,應削減施肥。開花期和冬季暫停施肥。
加強光照時間,竹節秋海棠喜陰怕暴曬,適宜長年南陽臺內種植。春、秋、冬季宜給予充分的陽光。夏天阻止強光照射,否則會使植株葉片發黃,生長緩慢。
加強植株修剪,有利保持良好的株形。對生長多年的植株,或植株生長得過高,或莖下部的葉片脫落,造成株形不美觀、影響觀賞效果的,可結合春季換盆舉行修剪,以利植株萌發新枝,可開出更多的鮮艷花朵。
病蟲害防治,應全面貫徹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原則。如遇高溫濕潤天氣,竹節秋海棠易發生病蟲害。對病蟲害的防治,其一要加強透風透光,盆土不能偏濕,更不能讓盆內積水。其二每半月噴一次殺菌劑,如甲基托布津、多菌靈等,預防病害的發生。如發現有紅蜘蛛危害時,可噴灑三氯殺螨醇1500倍液。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容均為作者提供、網友推薦、互聯網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轉載請注明:https://runyy.com/info/1623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