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咨詢熱線
15751556000
半枝蓮別名狹葉韓信草、牙刷草、并頭草、四方馬蘭等 ,為唇形科黃芩屬植物。半枝蓮以全草供藥用 ,具有清熱解毒、活血祛瘀、消腫止痛和抗癌的成果。主治腫瘤、闌尾炎、肝炎、肝硬化腹水、肺膿瘍等癥 ,尤其對肺癌、直腸癌、胃癌、食道癌、宮頸癌等有較好的療效。外用治乳腺炎、癰癤腫毒 ,毒蛇咬傷、跌打損傷等癥。主產于浙江、江蘇、安徽、江西、廣東、福建、陜西等省 ,多系野生。近年理由于用量增大 ,野生資本日益削減 ,半枝蓮瀕臨絕跡 ,亟待人工栽植 ,開發利用。
1 形態與習性
多年生草本。株高15~40cm。莖下部匍狀生根 ,上部直立 ,四棱形 ,不分枝或少分枝 ,無毛。葉對生 ,葉片卵形或至披針形 ,先端鈍 ,基部楔形或近心形 ,有少數不顯著的鈍鋸齒。輪傘花序頂生 ,集成偏側生的總狀花序 ,形似牙刷?;ü诖叫?,淺藍紫色 ,花冠管斜傾。小堅果 ,卵形 ,有細瘤點?;ㄆ?~10月 ,果期5~11月。半枝蓮喜溫暖天氣和濕潤、半陰的環境。對土壤要求不嚴 ,栽植以土層深厚、松散、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質壤土或腐殖質壤土為好。土壤粘重和低洼易積水的地塊不宜栽植。
2 繁殖方式
⑴ 種子繁殖 春、夏、秋季均可播種。直播或育苗移栽。
采種 秋季當小堅果變黃褐色時 ,實時采集成熟的果實 ,曬干脫粒 ,除去雜質 ,再將種子晾干 ,裝入布袋置干燥透風處貯藏備用。
育苗 于春季3~4月 ;秋季9~11月 ,在整平耙細的苗床上按行距15~20cm開淺溝條播。溝深4~6cm ,播幅寬10cm ,整平溝底 ,挖松底土 ,施入適量的火土灰。然后 ,將種子拌入用人畜糞水夾雜而成的火土灰內 ,頻頻拌勻 ,使成種子灰 ,然后均勻地撒入溝內。覆蓋薄土 ,以不見種子為度 ,取后畦面蓋草保溫保濕。保持土壤濕潤 ,15天左右即可發芽出苗。出苗后揭去蓋草 ,加強苗期管理 ,經常松土除草和澆水。當苗高5cm左右時 ,即可移栽大田。
移栽 春季育苗的于秋季9~10月、秋季育苗的于第2年春季3~4月移栽。按行距25~30cm、株距7~10cm開橫溝栽種 ,或按行株距各20cm挖穴移栽。每穴栽苗1株 ,栽后覆土扎實 ,澆透定根水。
直播 春播 ,在整好的栽植地上 ,按行距30cm ,開溝深3~5cm ,將種拌火土灰均勻地撒入溝內 ,松蓋些微薄細肥土 ,以不見種子為度。畦面蓋草 ,灑水濕潤 ,15天左右出苗。齊苗后 ,揭去蓋草 ,搞好苗期管理。每畝 用種量為250~300g。
⑵分株繁殖 在夏秋季結合采挖時 ,將老蔸帶須根一同挖出。選生長結實、無病蟲危害的根蔸 ,根據須根的多少 ,分成數個小蔸。然后在整好的栽植地上 ,按行距30cm、株距7~10cm挖穴 ,每穴栽入小根蔸1個。栽后覆土壓實 ,施入稀薄的人畜糞水。翌春萌發出苗。
3 田間管理
⑴ 中耕除草及追肥 出苗后 ,當苗高1~2cm時 ,結合除草 ,澆施1次稀薄人畜糞水 ,每畝1000kg ,促苗生長 ,苗高3~4cm時 ,間苗和補苗 ,較后以株距3~4cm定苗。補苗可采取間下的壯苗帶土移栽。間苗和定苗后 ,各追施1次人畜糞水 ,結合松土除草時舉行。分株繁殖的 ,當根蔸萌發出新苗時 ,舉行中耕、除草和追肥1次。以后見草即除 ,保持田間無雜草。每次收割后 ,均應追肥1次 ,以促萌發新枝葉。較后一次于11月收割后 ,重施冬肥 ,每畝施入腐熟廄肥2000kg與餅肥或過磷酸鈣25kg配合堆漚后 ,于行間開溝施入 ,施后覆土蓋肥 ,并舉行培土 ,以利保溫防寒。
⑵ 排灌水 苗期經常保持土壤濕潤 ,不能缺水。遇干旱季節要實時灌水。雨季及每次灌洪水后 ,要實時疏溝清掃余水 ,以防爛根。
⑶ 病蟲防治4~6月和5~6月易發生蚜蟲和菜粉蝶危害。聚集嫩葉和嫩莖上吸收汁液 ,使葉片變黃、枯萎、提早脫落 ;或以幼蟲咬食葉片 ,造成缺刻和孔洞 ,應做好防治。蚜蟲發生時 ,噴灑40 %氧化樂果乳油1000倍液 ;菜粉蝶發生時可用90 %敵百蟲800~1000液噴殺。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農科院植保所 韓學儉 陜西 楊陵7121000)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容均為作者提供、網友推薦、互聯網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轉載請注明:https://runyy.com/info/1642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