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咨詢熱線
15751556000
木瀆,五峰村,青山圍繞中,一座小小的庭院擺放著數千盆形態各異的蘇派盆景。
庭院的主人叫李為民,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蘇派盆景身手傳承人、蘇州職工盆景協會副會長、高級盆景師,是現代作家、文學翻譯家周瘦鵑的外孫。
實驗市場化路子、招收入室學生、呼吁建設傳承基地……李為民多方奔走,“要把蘇派盆景身手傳承下去”。
周家花園結緣盆景
30余年雕琢藝術
李為民與盆景的結緣,源于外公周瘦鵑一手開拓的周家花園。新中國成立后,周瘦鵑一邊寫作,一邊從事園藝工作,在自家庭園里栽花培草、栽植盆景,開拓出了聞名的周家花園。年幼的李為民自小在這里玩耍,結下了不解情緣。
現在的李為民,已經56歲,從業30余年。在五峰村的創作基地,近4畝的庭院里,排滿了一個個架子,陳列著600多盆盆景,松柏造型古樸、蒼翠欲滴;榆樹和雀梅枝葉落盡,枝干滄桑斑駁;三角楓色彩艷麗,惹人喜歡……這些都是李為民的瑰寶,多是從一棵小苗嫁接培育起來,盆齡大多在30年左右。
“盆景是用時間雕琢的藝術,別看它們尺寸小,從上盆培育到制作定型,每一盆都是十幾年的功夫,成型之后,還要時時修剪、養護,保持較佳造型。大一點的盆,修修剪剪一弄就是泰半天?!崩顬槊裾f,為了照顧這些瑰寶,他經常忙活到后午夜。
小眾消費舉步維艱
專心鉆研小型盆景
盆景是小眾消費品。侍弄它們,要有經濟實力和大量時間。隨著越來越多的人們脫離大院平房住進高樓大廈,盆景的生計空間被一再壓縮。
蘇派盆景身手以“六臺三托一頂”為特征,是蘇州的傳統藝術之一,早在宋代的《太平清話》中,就有范成大制作水石盆景的紀錄,歷代以來蘇派盆景名家輩出,近代逐步形成了具有地域特征的藝術氣概,成為我國盆景藝術的五大派別之一。2021年,蘇派盆景身手被列為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傳承,只靠政府的扶持是不行的,要走市場路子,它們才能有活力?!崩顬槊裾f。為此,他將大量的精神放在了更“親民”的小型盆景上,創作了近6000盆小型盆景,銷往天下各地?!靶⌒团杈皟r格較低、便于擺放、照顧起來也利便,更對年輕人的口味?!?/p>
整年無休賺得少
國家級非遺傳承難
30余年來,李為民全是一小我私人侍弄這些盆景。問起為什么不招個徒弟協助,他苦笑著直搖頭:干這個整年無休,賺得又少,能否做著名堂還得看各人悟性和時機,哪有年輕人愿意干。
蘇州職工盆景協會的幾十個會員,大多上了年數,蘇派盆景的內行藝怎么傳、傳給誰?這是李為民較憂郁的事。
不外他心里的這塊石頭落了地。25歲的貴州小伙賀江龍成了他的入室學生。賀江龍來蘇州3年了,在工廠打過工,做過公交司機,但迷上盆景后,他放棄了原來的工作,自費去專業學校學習了一年。最終,執著的賀江龍感動了李為民,留在基地專心學起了技術。
徒弟找到了,李為民還在琢磨,蘇派盆景得有個傳承基地,“學盆景不像別的手工藝品,有個課堂拿上對象就能上課,學盆景得看、得琢磨,需要一個基地,讓師傅手把手地教、徒弟在這里細細地學。”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容均為作者提供、網友推薦、互聯網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轉載請注明:https://runyy.com/info/1643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