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咨詢熱線
15751556000
2021年仲夏以來,云南降水非常偏少、氣溫非常偏高,風力加大,水汽蒸發量大且延續時間長,致使今年出現了特大旱災。延續的旱災降低了月季的抗逆性,直接對產量和品質造成了極大的影響。對于種植月季的朋友來說是極大的災難,下面,讓小編來告訴你云南月季生產如何抗旱
五大影響不能忽略
1.增添了月季的凍害幾率。
2021年冬季,日間大棚溫度較高達35℃以上,夜間較低溫度在0℃以下,晝夜溫差過大,地表水分不足,植株抗逆性弱。連體棚面積過大,花農對霜凍的防護措施不到位,導致月季出現了嚴重的凍害。據統計,僅晉寧縣的昆陽鎮、寶豐鎮,受凍害的月季面積就跨越了6000畝,減產5400萬支以上。
2.嚴重影響月季的正常生長。大棚內日間溫度跨越35℃,濕度低于45%。植株蒸騰作用加速,呼吸作用加強,地表水分蒸發快,土壤水分不足,植株根系受損嚴重,吸水、吸肥能力降低,營養積累削減,降低了植株的抗逆性。嚴重時植株脫水,切花絕收。
3.加重病蟲害發生。高溫干旱、風力加大,大棚內空氣濕度較低,易發作白粉病,重要危害月季的葉、花蕾、花梗等部位,造成葉片變形、變色,花蕾不能開放或花朵畸形,花梗膨大,受侵染部位充滿白色粉末。高溫干旱、濕渡過低,也給螨類、薊馬、蚜蟲、鱗翅目幼蟲等蟲害發作締造了有利的條件。螨類一般危害葉片,造成葉片變黃,暗無光澤。嚴重時,花苞上爬滿螨蟲。薊馬、蚜蟲一般危害葉片和花瓣,造成葉片變色、變畸,花瓣邊緣部門干枯。嚴重時,葉片、花瓣干枯。鱗翅目幼蟲一般危害嫩稈、葉片和花苞,造成孔洞缺刻。嚴重時,嫰稈折斷,葉片只剩葉脈,花苞被吃光或枯死。
4.月季品質降低。高溫干旱造成切花上花早,提前20天左右,但產品枝條過短,普遍降低20厘米左右?;ò^小、畸形花率增高、花色變淺易白、葉的光澤度降低。瓶插時,藍變現象嚴重。與此同時,瓶插期變短,還易脫水,花苞萎蔫不開放。
5.降低了月季種苗移栽的成活率。旱災讓晉寧縣花農在2月尾至3月初種下去的種苗由于田間水分、濕度不夠,成活率低于30%,很洪程度上加大了種植成本,同時也影響了移栽苗的整齊度,給以后的管理帶來了相當大的難題
對應生產管理措施
首先,應選擇適應性較強的種苗,較好選用嫁接苗,其抗逆性、適應性要比扦插苗強,且在產量和品質方面也優于扦插苗。種植者根據季節、田塊水源、管理措施等情況,適時栽苗,提高種苗的移栽成活率。
其次,注重大棚管理,并采取節水農業管理措施,以提高植株抗逆性。連體棚面積較好不要跨越1000平方米,以便于溫濕度控制。大棚內的溫度應維持在24℃至26℃,濕度60%至80%。根據切花月季的生長期,嚴格控制土壤濕度,合理搭配微量元素比例及用量,適時施用。加強光照管理措施,合理使用遮陽網。為改良土壤,種植者可以增施有機肥,以增添土壤的團粒結構,特別是增施磷鉀肥。磷素能增添作物細胞原生質對局部脫水和干旱的抵制能力,從而加強抗旱能力,而鉀素對加強作物的節水抗旱能力也具有顯著的作用。保水方式有兩種,一是地膜覆蓋,可使土壤水分提高兩三個百分點;二是用小麥、玉米、稻稈等秸稈覆蓋,有利水肥下滲,削減水分蒸發,且還田后能增添土壤有機質和養分含量,改善土壤理化性狀。建議種植者采取滴灌系統,削減用水量的同時,降低水分蒸發
較后,加強病蟲害管理措施,降低植株侵染幾率。締造適合于切花月季生長卻不適合于病蟲害生長的環境,堅決執行“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目的,采取農業防治措施。合理施肥,加強植株抗病性。種植者可以引進有益生物控制病蟲害,如捕食螨防治切花月季螨類、芽孢桿菌防治月季大根病等。調控大棚溫濕度,可降低病蟲害的發生幾率,也可用糖醋液誘殺鱗翅目成蟲、藍板粘殺薊馬等。此外,還可以使用農藥防治各種病蟲害的發生,如使用69%烯酰嗎啉錳鋅可濕性粉劑600至800倍液防治霜霉病,50%腐霉利可濕性粉劑1200倍液防治灰霉病,25%丁醚脲乳油1500倍液防治螨類等。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容均為作者提供、網友推薦、互聯網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轉載請注明:https://runyy.com/info/1682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