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咨詢熱線
15751556000
藍花鼠尾草鴕鳥系列
發現者系列
品種特征
原產地北美南部科屬唇形花科鼠尾草屬特征多年生草本花卉,常作一年生花卉;植株呈叢生狀;莖為四角柱狀,且有毛,下部略木質化,呈亞低木狀;葉對生,為長橢圓形,長3厘米至5厘米,灰綠色,葉表有凹凸狀織紋,且有褶皺,灰白色,香味刺鼻濃郁;具長穗狀花序,花量大;喜溫暖、濕潤和陽光足夠的環境,耐寒性強,但怕炎熱、干燥。
系列特征鴕鳥盆栽株高為20厘米,地栽株高為30厘米至35厘米,株形緊湊矮生,整個花穗為深藍色;發現者盆栽株高為35厘米,地栽株高為45厘米至60厘米,花穗為藍紫色。
播種育苗
種子每克920粒左右,一般選擇200或者288穴盤舉行播種,介質一般選擇入口育苗草炭土或者經過消毒的國產育苗草炭土,其ph值應為5.5至5.8。播種后,需覆蓋一層薄薄的蛭石,然后用薄膜覆蓋,發芽適溫為20℃至23℃,發芽天數為5至8天。
發芽第一階段胚根出現,而且根開始形成。此階段不用施肥,但保持育苗介質的濕潤非常重要,需要一定的光照。出苗后逐漸撤掉薄膜。每周用1000倍百菌清或甲托防猝倒病,延續噴施2至3次。
發芽第二階段繼續生根,出現莖,且子葉已睜開。保持適當濕度,防止過濕,可適當施用氮磷鉀比例為20-10-20的水溶肥。
發芽第三階段根部可以插入穴盤的孔穴中,并出現幾片真葉。加大肥料濃度,控制濕度和溫度,溫度降低至20℃左右,需要一定光照,防止此階段幼苗徒長。
發芽第四階段根系成團,有2至3對真葉。繼續增大肥料濃度,溫度和濕度與第三階段相同,適當控制水分,加強透風,仍需防止徒長,為移栽做好準備。
移栽上盆
植株真葉到達2至3片時開始移栽上盆,一般選擇12厘米至13厘米的營養缽舉行移栽,基質選擇松散通氣性好的園土加有機肥和復合肥。
摘心處理植株長出4對真葉時留2對真葉摘心,促發側枝。
種植要點
溫度上盆后溫度降低至18℃,過一個月可降至15℃。如果溫度在15℃以下,葉片就會發黃或脫落;溫度在30℃以上時,則會出現花葉小、植株截至生長的現象。
施肥生長期施用稀釋1500倍的硫銨,以改變葉色,效果較好。低溫下不要施用尿素。為使植株根系結實和枝葉興隆,不停施肥非常重要,半月施用一次用含鈣鎂的復合肥料100ppm。
光照喜陽光足夠的環境,炎熱的夏天需要舉行適當遮陰,幼苗期加強光照防止徒長。
病蟲害管理
蟲害鼠尾草常見蟲害有粉虱、蚜蟲等,需積極防治。
病害鼠尾草常見病害有霜霉博、葉斑病等。病害發生時,可噴灑50%托布津可濕性粉劑500倍液舉行防治。
(作者系北京林大林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種業分公司總經理)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容均為作者提供、網友推薦、互聯網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轉載請注明:https://runyy.com/info/1698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