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咨詢熱線
15751556000
于海英
(河北省任丘市華北石油公用事業管理處062552)
白三葉具有青綠期長、管理粗放、侵占性強、需水量少和觀賞效果好等優點,自2021年以來,白三葉在華北油田礦區的種植面積不停增添,逐漸取代了冷季型草坪而成為重要的草坪植物。現將白三葉草坪在華北油田礦區的建植和養護管理技術介紹如下。
1 形態特征與生物學習性
白三葉(Trifolium repens L.)又稱白車軸草,為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主根短,側根發達,多根瘤。莖實心,匍匐無毛,長30~60cm,基部多分枝,莖節處著地生根,并長出新的匍匐莖向周圍蔓延,侵占性強。三出復葉,葉柄細長,小葉倒卵形或近倒心臟形,深綠色,先端圓或凹陷,基部楔形,邊緣具細鋸齒。托葉為橢圓形抱莖。花多數,麋集成頭狀花序,生于葉腋,有較長的總花梗,高出葉面,小花白色或粉紅色。莢果細小而長,每莢有種子3~4粒。種子小,心臟形,黃色或棕黃色,千粒重為0.5~0.7g。白三葉耐干旱、耐寒、耐瘠薄、耐蔭蔽、對土壤的要求不嚴。生長較快,有早青、晚枯的優點。
2 白三葉草坪的建植
白三葉草坪多采取種子直播建植,小面積也可采取無性繁殖。
2.1 土壤PH值的調治
白三葉生長較適宜的PH值為6.0~7.0,而華北油田礦區的土壤為鹽堿土,PH值都在8.0左右。因此種植白三葉前首先要對土壤的PH值舉行調整,調整土壤的PH值通常采取施有機肥加硫酸亞鐵或施有機肥加硫磺粉兩種方式。有機肥一般都具有很強的緩沖土壤酸堿性的作用,而且有機肥還可以增添土壤的有機質含量,利于土壤形成團粒結構,不宜板結;另外有機肥的肥效可以緩慢釋放,使草坪可以較長久地保持青綠。施有機肥的同時施入一定量的硫酸亞鐵或硫磺粉,可以在較短的時間內將土壤的PH調到6.0至7.0之間。
2.2 土壤的消毒
為了清除土壤中的病原菌和地下害蟲,在播種前要根據現真相形選擇合適的消毒劑對土壤舉行消毒。常用1%~3%的硫酸亞鐵溶液噴灑土壤,用藥量為2kg~3kg/100?。施藥后不要舉行覆蓋或翻入土中,要有一段時間的揮發階段,以免發生藥害。為了防治蠐螬、螻蛄、地老虎等地下害蟲,在施入有機肥時可摻入呋喃丹等殺蟲劑,每噸有機肥中可混入呋喃丹0.25kg。
2.3 翻耕土地、清算雜草、土壤沉降
如果建植地不必換土,在頭一年的秋天就要對建植地舉行翻耕,翻耕深度在30cm左右。翻耕時要將枯枝爛草等雜物清算清潔,特別是將雜草根撿拾清潔。翻耕土地的重要目的是清算雜草、將隱藏的病蟲害翻到地外面凍死或曬死。如果建植地是換的新土,則需在入冬前大略地平整土地,然后洪水漫灌,舉行土壤沉降,較好延續沉降3次。
2.4 施基肥、翻耕、平整、滾壓
第二年的春天在種植白三葉前,種植地要施入基肥,基肥一般選用有機肥,如充分腐熟的人、畜糞尿、廄肥等,用量一般1kg/?。如果條件許可,施基肥時較好摻入一定量的復合肥,用量為10~15kg/畝。將混有復合肥的有機肥均勻撒到地表以后,舉行翻耕,深度為20~25cm。然后舉行粗平,使整塊種植地基本平展,沒有崎嶇升沉。粗平后較好灌一次透水,灌水既可以為下一步的精致整地打好基礎(利于操作、利于找平),又可以增添土壤的含水量,為種子的發芽提供足夠的水分,利于種子發芽。由于白三葉的種子較小,幼苗的生長緩慢,根系入土不深,以是在粗平灌水后待土壤不干不濕時,還要舉行精致整地。精致整地時就要把大塊土敲碎、低洼處耙平,確保整塊地平展且沒有土塊。整完地后,為了使十分松散的表層土加倍慎密,以增添毛細管孔隙度,削減水分的蒸發,還要對種植地舉行滾壓。滾壓時可根據土壤質地、土壤含水量等現真相形選用200kg、500kg或1000kg的鎮壓器,滾壓1~2次,使種植地加倍平整,為播種白三葉做好充分準備。
2.5 種子處理
在播種白三葉前要做好統籌放置,一邊整地一邊舉行種子處理,保證整地和種子處理同時完成,使地整好后馬上就可以播種,制止播種地水分蒸發,地表變干。播種前要對白三葉的種子舉行處理,一般采取冷水浸種催芽法舉行催芽,催芽后種子可提前2~3天出苗,且出苗整齊。冷水浸種催芽法即用種子體積3倍的水浸泡種子,浸泡時間一般為10~12小時。如果浸種是在陽光下或其他溫度較高的地方舉行,浸種時間則應更短。浸種水平以種子吸水充分、能看到白色的胚根、但胚根又不打破種皮為宜。
2.6 播種
白三葉多選擇春播,一般在4月中旬舉行,較好選擇陰天無風的天氣播種。播種量為10~15g/?,播種方式為撒播。由于白三葉的種子較小,為了撒得加倍均勻,一般摻入3倍于種子體積的干細沙。撒播時要將種子均勻撒開,較好是沿不同的偏向連撒三遍,撒完后檢查整塊地,看是否有漏播的地方,特別是邊角處,若有漏播,立刻補播。撒完種后用鋼絲耙輕耙表土,深度在1~2cm。也可采取覆土的方式,但覆土工作量大且覆土厚度不易把握,現實生產中一般不采取該方式。較后舉行滾壓,然后噴水,噴水時較好能形成霧狀,盡管制止沖濺。水量的大小以充分濕潤表土(5cm左右),又不見明水為宜。
2.7 前期管理
播種后至苗子基本覆蓋地眼前,要根據天氣情形適時噴水,始終保持表土的濕潤,一般每天上午9:00以前噴水一次。白三葉在播種的昔時,生長較慢,與雜草的競爭能力不強,以是要注重雜草的拔除。由于各種緣故原由造成斑禿的,可用種子舉行補播,也可在雨季從較密處移植,移植不只節約種子而且奏效快、效果好。
3 白三葉草坪的養護管理
3.1 土肥水管理
白三葉對土肥水的要求不嚴,管理較為粗放。施肥以磷、鉀肥為主,少施氮肥,一般在晚夏和深秋時期舉行。在越冬前及春季返綠前必須給與足夠的水分,另外在白三葉生長的盛期,如果發現白三葉有成片的萎蔫,這是缺水的標志,要實時彌補水分。
3.2 病蟲害防治
近幾年由于白三葉在華北油田礦區種植面積的不停增大,白三葉病蟲害的種類和數目也在增多,對白三葉的生長發育和觀賞造成了很大的影響,因此對各種病蟲害一定要舉行努力地防治。
3.2.1 蚜蟲的防治
在4月中、下旬零星發生,至5月上、中旬白三葉的盛花期大量發生,多聚集在花梗及花穗上,在葉上滲透大量的玄色油狀蜜露,嚴重影響白三葉的生長發育和觀賞,如果防治不實時還會引起白三葉的枯死。
防治方式:可噴施吡蟲啉10%可濕性粉劑2000-3000倍液,該防治方式不只防治效果好,而且對環境的污染小。也可噴施800-1000倍的20%甲氰菊脂乳油或1000-1500倍的40%氧化樂果乳油。因華北地區4、5月份天氣較為干旱,在舉行藥劑防治的同時,要注重澆水,實時補償植物因蟲害造成的失水。
3.2.2 蛞蝓的防治
蛞蝓為軟體動物,喜溫暖濕潤的環境,因而在溫室及大棚內較為常見。由于白三葉生長興隆、葉片麋集、遮光效果好,而且地表有較厚的枯草層,到了雨季就提供了既溫暖、濕潤又避光的環境,因而近兩年蛞蝓在白三葉上大量發生。
蛞蝓一年發生一代,以成體或幼體在白三葉枯草層下的濕土中越冬,次年春天白三葉返綠后開始活動為害,雨季7、8、9月為活動為害的高峰期,10月尾天氣轉涼后陸續入土越冬。蛞蝓畏光、怕熱,以是日間多藏在濕潤背光處,夜間出來活動取食,將白三葉的嫩葉咬成孔洞或缺刻,并在其爬過的地方留下發光的粘液痕跡,不只影響白三葉的生長發育,而且大大降低草坪的觀賞效果。
防治方式:①在大雨后蛞蝓爬出綠地時,捕捉殺死;或在蛞蝓的高發期結合綠地澆水,洪水漫灌迫使蛞蝓從綠地中爬出將其殺死;②于蛞蝓的活動為害期,噴施滅蛭靈800~1000倍液,或撒施6%密達顆粒劑7~10kg/hm2,夾雜干沙土200kg。③在蛞蝓早晚活動時,用蝸牛敵0.3kg、砂糖0.1kg、砷酸鈣0.3kg、豆餅4kg,加入適量的水,制成毒餌顆粒,撒在草坪中,蛞蝓食后中毒死亡。④夜晚噴施加水70~100倍的氨水,在殺死蛞蝓的同時到達施肥的目的。
3.2.3 菟絲子的防治
菟絲子為寄生性種子植物,屬于旋花科、菟絲子屬。是一種攀援性草本植物,沒有根,其葉片退化為鱗片,沒有葉綠素,以其莖蔓纏繞在寄主植物的莖、葉上,不停生出吸器牢固并深入莖、葉的細胞內吸收營養,造成寄主植物生長矮小、虛弱,葉片黃化以至枯萎。常見的有中國菟絲子和日本菟絲子兩種,寄生于白三葉上的為日本菟絲子。它以種子在土里或隨寄主種子過冬,次年5、6月份種子萌發,8月中旬開始著花,秋季種子成熟后落入土中過冬。夏天條件適宜時,一段莖蔓落在植物上或土上也能成活和蔓延為害。
防治方式:若白三葉上普遍發生菟絲子為害,可于7、8月份菟絲子為害時對白三葉舉行一次修剪,修剪下來的白三葉隨時清除,集中處理,防止菟絲子的擴散和結籽。修剪以后于陰天或傍晚噴施魯保一號50倍液。若菟絲子在白三葉上局部發生,可用人工打斷菟絲子的莖蔓,于陰天或傍晚噴施魯保一號50倍液。
另外,白三葉上還發生局部發生紅蜘蛛、角斑古毒蛾、淡劍襲夜蛾、褐帶卷葉蛾及蝸牛等的為害,也要實時舉行防治,以免造成大的危害,影響白三葉的生長和觀賞效果。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容均為作者提供、網友推薦、互聯網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轉載請注明:https://runyy.com/info/1717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