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咨詢熱線
15751556000
紫薇又稱百日紅、癢癢樹,系千屈菜科紫薇屬落葉灌木或小喬木。樹皮平滑,幼枝四棱。單葉對生或近對生,橢圓形或倒卵形。6~9月開花,花色有紫、藍紫、淺紫、紅、淡紅、白色或微帶淡堇色,是庭院、街道、工場、學校、園林等的優良美化樹種,也是觀葉、觀花、觀干、觀根的盆景佳材,素有樹樁盆景“十八學士”之一的美稱。其盆景的建造與養護要領如下:
一、生長習性。紫薇性喜陽光富裕的情況,稍耐陰,耐寒,喜肥沃疏松而排水透氣性精采的泥土,耐旱,怕澇。萌蘗性強,適應性強,壽命長。
二、樁材來歷。紫薇可在3月播種繁殖;初春萌動前采納硬枝扦插,或在6月份采納半硬枝扦插,也可在春季抽芽前或梅雨季候根插繁殖;還可在晚秋或初春抽芽前分株繁殖以得到苗木。也可在冬季休眠期或雨季采挖野生紫薇幼樹或老樁,先舉辦地栽“養坯”成活后,再加工(造型)上盆。
三、樁景造型。紫薇建造盆景可回收嶺南派的“截干蓄枝法”,也可采納“剪扎結正當”。在晚秋至翌年早春抽芽前回收棕絲、麻繩等舉辦攀扎,定型后實時清除攀扎物,以防陷絲,影響撫玩和植株生長。用紫薇小苗建造盆景可采納多干(枝)扭正當加粗骨干,或將不同花色的小苗合栽一穴,將各骨干相互纏繞扭合,經2~3年,形成蒼勁古樸而又粗壯的樹干,并且同株有多種花色,獨具匠心。
四、上盆技能。紫薇選用紫砂盆或釉陶盆均可。盆土要求含富厚的腐殖質,疏松通透,可用腐殖質2份、苔屑1份、火燒土或田園土2份、山皮泥5份拌勻即成。移樁上盆可在晚秋或初春抽芽前舉辦,最好帶土球移栽;沒有帶土的樹樁,應實時往根部蘸上濃稠泥漿,團結上盆適當提根。
五、水肥打點。常常澆水,保持盆土潮濕。切忌盆土長時間過濕或盆內積水,也不能使盆土失水,尤其是花期盆土更不行過干。生長久間每15天澆施1次腐熟的優質稀薄有機肥液,開花前適當增施磷鉀肥,當令舉辦根外施肥(葉面噴肥),如抽芽期葉面噴施0.1%~0.2%尿素溶液,開花前葉面噴施0.2%磷酸二氫鉀溶液等。
六、光溫要求。紫薇喜光,盆景應安排在陽光富裕、通風良長處。南邊地域冬季可在室外背風朝陽處越冬,北方地域宜移入室內,保持室溫5℃以上。
七、翻盆換土。每年春季萌芽前翻盆換土一次,剔除全部舊土,剪去枯根、爛根,短剪長根,疏剪過密根,換用新配制的疏松肥沃造就土。可團結翻盆換土舉辦提根,建造成露根式盆景。
八、耽誤觀期。紫薇是落葉樹種,在自然條件下10月上旬開始落葉。為了花后耽誤觀葉期,可在9月中旬內摘除老葉。摘葉時不行將一個枝條上的葉片一次摘掉,應分批摘除。摘葉后約15天就有新葉發出。新葉小、有光芒、質厚、葉緣赤色,未木質化的枝梗全部為紫赤色。如留意水肥和光溫打點,新葉能撫玩到12月上旬,撫玩結果精采,且不影響第二年發葉和開花。
九、修剪要點。冬季舉辦一次強度修剪后,當春季新枝長至20厘米長時,保存15厘米舉辦摘心,并摘除影響撫玩和造型的枝條。修剪后的枝條,6月間兩叉枝城市長出花序。這時修剪去個中一枝,剪去花梗下方和芽上方。在花開后實時剪去殘花,促發腋芽生長。每次剪去殘花后,加強水肥打點,當令舉辦葉面施肥。若打點恰當,可到達四度開花,觀花期達百日以上。冬季強度重剪,在上年冬季剪口上方保存枝條5~7厘米處剪除,留下枝條呈曲形以提高其枝干的撫玩結果。
十、病蟲防治。紫薇盆景在光照不敷、通風條件差的環境下,易受介殼蟲侵害,可用20%斃蚧超微可濕性粉劑1000~1500倍液,或中性洗衣粉對水150倍噴殺。梅雨季候常有蚜蟲和粉蚜為害,可用40%樂果乳油1500倍液,或5%高滲吡蟲啉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噴殺。煤污病由介殼蟲、蚜蟲和粉蚜蟲為害引起,應先殺除害蟲,然后用石硫合劑防治。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容均為作者提供、網友推薦、互聯網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轉載請注明:https://runyy.com/info/1744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