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咨詢熱線
15751556000
毛竹又稱楠竹。是多年生常綠喬木植物,其生長發育不同于一般喬木樹種,它是由地下部門的鞭、根、芽和地上部門的稈、枝、葉組成的有機體。根集中濃密竹稈生長快,產量高、用途廣。造林五到十年后,就可年年砍伐利用。同時,毛竹鞭根發達,縱橫交織,栽植在江堤、湖岸有固土防治作用。竹林四季常青,挺秀秀麗,是綠化和環境保護的優良樹種。本文根據我縣多年來的毛竹生產實踐,就如何提高毛竹產量在種植與管理技術方面做個總結,為群眾在今后的生產提供參考。
一、毛竹林的營造
1、選地:毛竹造林地應選擇土層深厚、肥沃、松散、透氣性能良好、保水能力強、不積水、酸堿度適中(ph值為45--7.0)、背風向陽、土壤深度在50cm以上的山坡中下部或平緩的山谷地帶。要求溫暖濕潤的天氣條件,年均勻溫度15—2021年降水量為1200—1800mm。對土壤的要求也高于一般樹種,既需要豐裕的水濕條件,又不耐積水淹浸。板巖、頁巖、花崗巖、砂巖等母巖發育的中、厚層肥沃酸性的紅壤、黃紅壤、黃壤上分布多,生長良好。在土質粘重而干燥的網紋紅壤及林地積水、地下水位過高的地方則生長不良。
2、整地:通過整地可以締造適合毛竹成活和新竹生長的環境條件。整地工作應在造林前的秋、冬季舉行,包羅清算林地、開墾和挖掘栽植穴等三個工序。將造林地內的雜草、灌木所有砍除、清算后,全面深翻25—30cm,將表土翻入底層,且除去土中的大石塊和粗樹兜、樹根等,再定表土翻入底層,且除去土中的大石塊和粗樹兜,樹根等,再定點挖栽植穴。
3、挖穴:坡度不大的造林地采取全墾整地,坡度較大(15—20度)的造林地采取程度帶整地,在坡度25度以上陡坡的造林地則采取塊狀整地。在坡地上挖穴時,應注重穴的長邊與等高線平行。帶狀整地即整地帶與等高線平行,帶寬帶距視坡度緩陡及栽植密度而定,一般為3m左右。整地帶上先劈除雜草灌木,后沿帶開墾,翻土深度40cm左右,再在已翻土的帶上按造林密度和株行距挖穴。塊狀整地是根據造林密度和株行距確定栽植點,清除各栽植點周圍2m左右的雜草灌木,按栽植點挖穴。無論那整地方式,都須在挖栽植穴前確定好造林密度和株行距離。打穴規格:毛竹移竹造林每畝密度20—35株;株行距可用5×6m或4×5m;栽植穴的規格穴是長1.5m,寬0.8m,深0.5m左右。
二、母竹的選擇、挖掘與運輸
1 母竹選擇:母竹以竹齡2—3年生(以二年生為主)、胸徑3—6cm、生長結實、分枝較低、枝葉興隆、竹節正常、無病蟲害的新竹為宜。
2,母竹的挖掘與運輸:挖掘時應先判斷好竹鞭的走向(一般與母竹稈基橢圓形的長邊偏向平行),再仔細扒開土找到竹鞭。竹鞭來鞭去鞭的識別,來鞭既前一株母竹延伸出來的鞭出的新竹,鞭芽朝新竹的鞭對新竹來說為來鞭,重新竹新生長出來的,鞭芽向外的稱為新竹的去鞭這對挖母竹具有重要的作用。來鞭留3.0--4.0cm截斷;去鞭留4.0-5.0cm截斷,然后沿鞭兩側逐漸挖掘。挖取時要多帶宿土,做到不傷鞭根,不傷筍芽,不傷“螺絲釘”(竹稈與竹鞭毗鄰處),不傷母竹。挖出后,留5—7盤枝,砍去竹尾。母竹運輸的路途和時間越短越好。運輸時必須包扎好,保護好鞭芽和“螺絲釘”。
三、毛竹的栽植:栽植時間春節前后遇雨或土壤濕透后,栽植時間要求較遲在春分前栽植完成。栽植時先在穴底墊上表土10--15cm,然后解去母竹捆扎物,輕輕將母竹放入穴中,使鞭根舒展、下部與土密接,再填土、扎實,使鞭根與土壤慎密結合,踩踏時后注重不要太用力,要防止損傷鞭根和筍芽。栽后澆足“定根水”。栽后天晴應澆定根水,再覆蓋松土至高出地面5-10cm,外面蓋上茅草,然后用支架支持牢靠母竹稈,防止風吹搖動,影響成活。
四、毛竹的幼林撫育管理
1、幼竹的養護:新種毛竹第一次萌發新竹株,可能萌發數目較多的小竹筍,此時應實時除去細小竹筍,每株留下2--3個粗壯竹筍形成新竹株,同時要實時防治病蟲害,竹林內嚴禁放牧。
2、除草松土:新造竹林每年放置鋤草、松土2次,5月和9月各一次,以增添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理化性子,有利竹林生長。
3、水肥管理:新竹栽植后久旱不雨要澆水,保持土壤濕度,對低洼山谷地,還要注重防止積水,阻止爛鞭、爛筍,影響成活。施肥一般在鋤草、松土后施用土雜肥或化肥,第一次在5—6月,每株施尿素100--200g,可采取環溝施或用水沖施;第二次在9-10月,這時可施有機肥或化肥,每株可施放有機肥3—5kg或化肥200—300g。
4、林地套種:坡度平緩的林地內,可直接套種巴西豇豆,飯豆科雜一號、二號等固氮作物,以增添短期收入,改善土壤肥力。
五、毛竹成林的撫育管理
1、調整竹林結構:材用竹林合理的立竹密度為3000—3600株/頃,毛竹林合理的竹齡結構由一、二、三、四度竹組成,其比例應為3:3:3:1;同時成立毛竹與其它樹種特別是闊葉樹組成的混交林,有利于抵御自然災難,防治病蟲害,促進竹林生長。
2、科學的經營管理
劈雜墾復:一般選擇在11月至翌年1月休眠期,先劈草、劈雜,后由下坡向上坡舉行全面深翻,平緩山地翻土深度為20--30cm,翻土時盡管把雜草壓入土中,土塊一塊壓一塊,不要敲碎,邊翻邊撿去林中石塊,挖除老竹蔸,死竹鞭、老鞭、樹頭等雜物:坡度陡的山地采取帶狀或塊狀深翻,翻土深度為10--20cm,阻止造成水土流失。劈雜一般每年一次,全面墾復深翻4—5年一次。
鋤草松土:培育豐產毛竹林,較好每年舉行鋤草松土2次,劃分在5月和9月。
毛竹林施肥:豐產毛竹林一年應施4次肥,第一次在早春2月施速效肥,促進春筍的早發和生長,也稱長筍肥,每公傾可施尿素375kg,采取環溝施放法。第二次應在5—6月施速效肥,此期間,春筍已挖完,留養新竹。開始抽枝展葉,地下開始行鞭,也稱發鞭肥,每公傾可施尿素375kg,可結合鋤草松土舉行,方式是除草后撒施,然后松土覆蓋,也可將肥料直接施放于砍伐后的竹蔸內,先買通竹蔸內的竹節。施后復土。第三次應在9月舉行,這時毛竹鞭根筍芽開始分化孕筍,也稱發芽孕筍肥,每公頃施復合肥(毛竹專用肥)225kg,施肥方式與第二次相同。第四次應在11—12月施一次有機肥,也稱發筍肥,此次可施放土雜肥、牛糞肥或堆肥,每公頃施肥7500kg,可結合挖冬筍時施放,也可用撒施后翻土覆蓋。
科學的采伐合理留養母竹:采伐時間一般在竹林休眠期,對象一般是五度以上老齡竹或病蟲危害的竹子,保持合理的立竹密度3000--3600株/公頃和合理的竹齡組成:1度、2度、3度各占30%,鍍占10%。
3、病蟲害防治:隨時觀測毛竹林病蟲害發生情況,一旦發生實時采取藥物防治。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容均為作者提供、網友推薦、互聯網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轉載請注明:https://runyy.com/info/1753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