楓香山地種植技術
發布時間:2024-06-21 21:38:33 編輯:
潤博園林 人氣:
楓香(Liquidam barformosanaHance),別名楓樹、紅楓、大葉楓等屬金縷梅科, 樹高可達40m,胸徑1~2m,樹干通直圓滿,牝牡同株,頭狀花序。雄花序常數個集天生總狀,雌花序單生。壽命長達800年,素有“千年閣上楓”之稱,為常見落葉闊葉樹之一,自然林中均為萌芽更新和飛籽成林,是闊葉樹種造林的先鋒樹種。具有生長迅速、材質優良、種植容易、用途普遍等特征,是仁懷山地優良荒山造林、園林綠化樹種。
1 開刊利用價值
楓香木料紋理仔細、結構密,不扭曲、色澤鮮艷、抗壓耐腐,是修建業上好用材,板材無特殊氣息,耐腐防蟲,是茶葉、茯苓及食物等理想包裝質料。經水漚、窖干、蒸煮后亦是制造膠合板上乘質料,與馬尾松搭配膠合的板材,具不翹、不裂、不曲三大優點。它照樣制作實木地板,車旋木(象棋、算盤珠、木珠)和小五金(畫筆桿刷柄、螺刀柄等)用材。枝、梢等下腳料經碎屑后亦是木耳、香菇的極佳質料。立木可采割楓脂,可制楓香浸膏。楓香油,可調合香料,有定香作用和藥用。楓果(藥稱路路通)、根和皮葉均可入藥,楓葉可作飼養楓蠶(天蠶)飼料。落葉易分解和腐爛,是集改善生態環境和提高土壤肥力與用材、觀賞于一身的優良鄉土樹種。
2苗木培育
2.1種子采集及處理
10月下旬果實成熟,果穗球形,徑2.5~3.5cm,由多數蒴果組成。每一蒴果僅有1~2枚可孕的玄色種子,頂端具倒卵形短翅,不孕種子為黃色,較淡,無翅。果實成熟后開裂,種子易飛散。當果實由綠色釀成黃褐色而稍帶青色、尚未開裂時擊落網絡。果穗采集后在陽光下晾曬3~5天,其間用木锨翻動兩次,蒴果即可裂開,取出種子(此時的種子含有大量雜質),然后細篩將雜質除去,得純凈種子,鮮果出種率為1.5%~2%。種子袋藏,置于透風干燥處。
2.2圃地選擇與整地
楓香對土壤要求不嚴,但土壤過于粘重時,幼苗易發生根腐病。圃地選擇土層深厚、肥沃、松散、pH值5.5~6.0中性至微酸性的沙質土壤, 靠近水源,交通利便。深翻、三犁三耙、施足基肥、精細做床后,在床面上篩蓋一層10cm左右黃心土并稍壓實。種子消毒處理后即可播種,以削減病害發生。
2.3播種育苗
2.3.1播種時間
楓香播種可冬播,也可春播。冬播較春播發芽早而整齊。春播時間選在春季3月10~20日之間(因楓香種子籽粒小,播種前可不舉行處理)。
2.3.2播種量
楓香種子籽粒小,千粒重為3.2~5.6g,每kg種子18~32萬粒,場圃發芽率20%~57%,播種量為每畝0.5~1.0kg(條播每畝為0.5~0.7kg,撒播每畝為1.0kg)。
2.3.2播種方式
可采取條播或撒播。條播,行距為20~25cm,溝底寬為6~10cm,播種時將種子均勻撒在溝內。撒播,將種子均勻撒在苗床上。播種后覆土,可用篩子篩一些細土覆蓋在種子上,以微見種子為度,并在其上覆一層稻草。也可不覆土,直接在播種后的苗床上覆蓋稻草或茅草,用棍子將草壓好,以防風吹。苗木出土前要做好保護工作,以防鳥獸危害。
2.4苗期管理
2.4.1適時揭草
播種后25天左右種子開始發芽,45天幼苗基本出齊。場圃發芽率為12.3%~57%,均勻為35.6%。當幼苗基本出齊時,要實時揭草。揭草較好分兩次舉行,第一次揭去1/2,5天后再揭剩下的部門。揭草時動作要輕,以防帶出幼苗。
2.4.2間苗補苗
揭草后,幼苗長至3~5cm時,應選陰天或小雨天,實時舉行間苗和補苗。將較密的苗木用竹簽移出,去掉土壤,將根放在0.01%ABT3號或ABT6號生根粉溶液中浸1~2分鐘,再按8cm×12cm的株行距,栽于缺苗的苗床上,然后澆透水即可。間苗后,保留楓香苗70~80株/m2。
2.4.3施肥與排灌
幼苗揭草后41天或移栽后30天,可適當追施一些氮肥,第一次追肥濃度要小于0.1%(每畝約施1.5kg)。以后視苗木生長情況,每隔1個月左右追肥一次,濃度在0.5%~1%之間(每畝約施3~4kg)。整個生長季節施肥2~3次。前期可施些氮肥,后期可施些磷、鉀肥。施肥應在下午3點以后舉行。施肥濃度大于0.8%時,施肥后應實時用清水沖洗。下雨時,要實時清掃苗圃地的積水,防止苗木爛根;天氣持續干旱時,要對苗地舉行澆灌,實時彌補苗木生長所需的水分。
2.4.4松土除草
在苗木生長期間,要實時松土除草。苗小時,一定要用人工拔草。條播地,楓香苗木長到30cm以上時,可用1/3000濃度果爾除草劑舉行化學除草,每畝每次用量為15毫升。施藥時應將噴霧器頭瞄準條播行距中心噴霧,注重藥液不要噴灑到嫩葉和幼莖上,楓香幼苗對果爾除草劑敏感,以免發生藥害;撒播楓香苗圃地不宜使用果爾溶液舉行噴霧處理;如育苗面積較大,確需舉行化學除草的,可用25ml果爾,加水1kg,與25kg細沙拌勻,堆放2小時,攤開晾干,然后均勻撒在苗床上,并用棕把將楓香苗上的沙輕輕掃落即可(部門楓香幼苗會受到稍微藥害,10天后會恢復生長)。
2.4.5病蟲害防治
楓香幼苗適應能力強,一般情況下不會發生病蟲害。只在揭草以后,由于苗木幼嫩,短期內易受病蟲危害。可在幼苗揭草一周后,使用2000倍百菌清噴霧防治。
3造林技術
3.1造林地選擇
楓香喜肥沃,喜光耐蔭,又耐干旱瘠薄,根系發達,萌芽力強,在自然條件下顯示出很強的適應性和抗逆性。在較瘠薄的山瘠、山坡、峭壁、石縫中均能生計,在中、低山丘陵平原谷地生長尤為迅速。
3.2整地
為保證造林質量,提高苗木成活率,造林前要提前整地,造林整地方式采取穴狀整地,規格60cm ×60cm ×40cm,整地后回填表土。
3.3苗木及造林造林密度
嚴格使用I、II及苗木舉行造林,山地栽植楓香株行距2m×2m 或2m×3m,密度1650株~2505株/hm2。
3.4造林時間
要充分把握天氣預告資料,了解天氣情況,實時作好苗木調運工作,栽植時間宜放置在12月至翌年2月,栽植時間宜選擇在小雨天或雨后舉行,太陽天、天旱土干時不宜栽植。
3.5栽植方式
裸根苗栽植時要作好苗木漿根工作,以定植點為中心,清除穴內雜物,打碎土塊,表土回填,苗木扶正,當填到整地坑深度2/3左右時,把苗木向上輕提,使苗木根舒展,切忌窩根,壓實踏緊,較后覆細土,使覆土面呈“饅頭狀”,做到苗正、根舒、壓實。造林時苗木隨起隨栽,不宜假植。截干造林可相應提高成活率,并有利于培育成直立主干。楓樹是深根性樹種,耐干旱瘠薄,造林時主根切斷后能恢復垂直根系深深扎入母質層之中,能充分利用土壤中不同層次的養分。
3.6撫育管理
造林后昔時秋季撫育時可對林中主干顯著的植株從靠近地面的基部舉行截干處理,到來年長出新枝后,結合撫育舉行除萌、選留主干。幼林撫育昔時舉行2 次,劃分在5~6 月、8~9 月舉行。采取全面砍草、擴穴、根際壅土、除萌措施,延續3~4年,直至郁閉成林。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容均為作者提供、網友推薦、互聯網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轉載請注明:https://runyy.com/info/1774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