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咨詢熱線
15751556000
紫花苜蓿原產伊朗,是當當代界分布最廣的栽培牧草,在我國已有兩千多年的栽培汗青,重要產區在西北、華北、東北、江淮流域,今朝全天下紫花苜蓿種植面積約12333333公頃。
1.施肥:在瘠薄的荒地、鹽堿地、泥土含氮量太低的地域,在播種時要插手尿素作種肥,苗期或返青后,苗弱或第一、二年在根系未建成前都要施氮肥;在幼苗成株之后,則需大量磷肥,磷肥除播前作底肥外,每年還需追施一次。每畝施過磷酸鈣20~30千克,與廄肥2000千克同時施入。今朝各地推廣的細菌肥料,如增產菌、EM、噴施寶等都對苜蓿生長有精采浸染。
2.除草:除草是常常性的工作,出格是返青后、幼苗期、二次刈割前后更要除草。施肥和灌水都要在每次收割之后舉辦,灌后除草,除草可用中耕、耙切及化學藥劑等要領。化學除草,藥效要在刈割前2~3周失效,以免造立室畜中毒。
3.灌、排水:苜蓿生長快,產量高、需水量也大,在分枝后需泥土保持潮濕。灌水用溝灌、噴灌均可。冬前、返青后、刈割后都要灌水;低洼地要留意雨季排水,苜蓿的根系不耐淹,水淹24小時會造成滅亡,應實時解除田間積水。
4.病蟲害防治:生長4年今后,苜蓿的病蟲害較多。病害防治有藥劑、提前刈割、摘除病葉等要領,但基礎的防治還在于選用抗病品種及播前藥物拌種。
5.收割:每年可刈割2~3次,條件好的地域可刈割4~5次。苜蓿從始花期到盛花期約為7~10天。第一次刈割在始花期(1/10開花)為最宜,此時卵白質產量最高。最晚也不能過盛花期,不然,落葉嚴重,莖纖維化、品質下降。水肥條件好時,每隔35~40天割一次。刈割時留茬在5厘米閣下最好,過高影響產量,還會防礙再生芽的生長,過低收獲功課不利便。在收割最后一茬時,要留意留40~50天的生長久,以利于越冬。陰干半天實時打捆貯藏,過干則造成落葉,影響草的質量。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容均為作者提供、網友推薦、互聯網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轉載請注明:https://runyy.com/info/1789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