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咨詢熱線
15751556000
三角楓枝葉濃密,夏天濃蔭覆地,入秋葉色釀成暗紅,秀色可餐。宜孤植、叢植作庭蔭樹,也可作行道樹及護岸樹。在湖岸、溪邊、谷地、草坪配植,或粉飾于亭廊、山石間都很合適。其老樁常制成盆景,主干扭曲隆起,頗為奇異。此外,江南一帶有栽作綠籬者,年久后枝條劈刺毗鄰密合,也別具風味。
三角楓下山樁易生根、好活。優良的樁材下山后,首先要造型意向明確,因樁取勢,意在筆先,有的放矢。生樁取好后,其根部用0.3%~0.5%的高錳酸鉀溶液或500~800倍多菌靈溶液舉行消毒。
三角楓下山樁可直接上盆,只要處理適合,成活率同樣很高。培育土以山野表層腐殖顆粒土為好。養坯的盆應選相對所植之樁寬松偏大、而且透氣性良好的盆,如木盆、陶瓦盆、水泥盆、紫砂盆等。盆底出水孔用塑料窗紗覆蓋,再放一層濾水粗砂,以利排水透氣,然后置培育土將樁植實。栽前樁坯的干、枝截口應封蠟或涂白乳膠。大傷口還應用薄膜封扎。
三角楓下山樁養護技巧
栽好后,用細眼噴壺澆透水,置半蔭處,并用塑料袋罩封樁頭。這樣可起到有用的防凍、保濕、保溫作用,且可促使早發芽、多發芽。待芽長出3cm~5cm時,逐漸打開息爭除塑料袋。如環境光照偏強,可用遮陽網調治采光度。此時,每天應注重加強對干、枝的噴霧保濕,直到新枝健長,完全成活后再行充分日光照。詳細方式如下:
1、裁切
剛采挖的樁坯的枝、根裁切要到位,一般是在山上要留長一點。枝、干是否一次性裁切到位要根據樹種的特征來定。栽植后該枝頭就不發新葉的樹種,要留到帶有老葉的部位,待栽活后逐步縮剪到位,裁切時可以留長一點。
2、浸泡
新采挖的樁坯在采挖后和運輸時可能失水,可以在栽植前用清水浸泡幾小時,讓樁坯吸足水分。但也要視樹種的特征而定,一般是木質較硬且樹皮較薄的樹種可以浸泡。傷口流膠的樹種不能浸泡,浸泡會加速樹膠的流出,導致樁坯死亡。
3、切口處理
新樁枝、根切口處理的利害對樁坯成活影響很大。枝、干大的切口不舉行保護性處理一是傷口易感染病菌;二是未便于傷口愈合;三是傷口流膠或流出樹液;四是日后暴曬傷口易開裂。建議根部切口涂愈合劑或涂抹摻有生根粉的清潔黃泥較好。枝、干切口涂愈合劑后用玄色塑料薄膜封口包扎或用摻有生根粉的清潔黃泥封口(黃泥的厚度約0.2至0.5厘米),再用玄色塑料薄膜包裹扎緊。
4、養護地
樁坯的養護地點也有講求,一般是背風、向陽、濕潤的地方較好養坯。有些能耐陰的樹種可以放在能遮陰的地方養護比較省事,如果風大養護地也容易將樁坯吹干失水,影響成活。
5、澆水
新樁養坯時合理澆水是樁坯成活的下午之一。澆水重要是看盆土的干濕程度,一般是要保持盆土濕潤,也要看樹種的特征,耐濕的樹種多澆一點沒關系等。可以多向樹干噴霧,少澆水,特別是用了不瀝水的土,更不能多澆水。“不干不澆,澆則澆透”的方式不適合養坯。
6、施肥
一般情況下,新樁昔時不施肥。即便施肥,也以施薄肥為主,忌施濃肥。由于昔時新根萌發較少,不能算完全成活,新根承肥能力也差,以是昔時不能施肥。“薄肥勤施”的方式只適合完全成活了的樁坯。
7、疏芽
樁坯基本成活后,有些樹種會長出許多枝芽,為了將有用的營養集中到需要的枝頭上,可以將不需要的枝芽疏掉。疏芽工作也要根據不同的樹種區別看待,有些樹種容易成活,枝條生長快,春天栽植的樁坯到夏、秋季節就可以疏芽,可以根據日后造型制作的需要,將多余的樹條疏去,為了保險起見,可以適當多留一些備用枝。
注重事項:
1、季節應對,我在北方,黃荊無季,落葉樹秋到春,柏樹裸根八月。長青樹可在雨季。
2、傷口處理平滑,截樁到位。根傷口用愈合劑或紅霉素處理,枝傷口封好。
3、栽植陣勢高些便于排水,用素土摻沙,消毒,高錳酸鉀或多菌靈,深埋遮陰。
4、干生根,濕發芽,根部不干不澆,多噴葉面水,保持空氣濕度。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容均為作者提供、網友推薦、互聯網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轉載請注明:https://runyy.com/info/1792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