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咨詢熱線
15751556000
走進西郊公園精巧的回廊,一盆盆山水盆景濃縮了桂林山水、三峽風景、水鄉風情。靖山河水盆景,是我國盆景藝術中的后起之秀。經過30多年歲月沉淀后,靖江盆景如何走得更遠?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靖山河水盆景的生長,還亟待跨越傳人、石材、市場“三重門”。
兩代“三青年”,誰是厥后人?
2021年,靖江三位青年盛定武、朱文博、錢建港走進上海植物園拜師。三人吸取北方盆景的粗獷、南方盆景的精細,制作出獨樹一幟的靖山河水盆景。2021年,國家郵電部取材靖山河水盆景,刊行特種郵票《山水盆景》。第一代“盆景三青年”聲名鵲起。
現在,在靖江盆景業,朱金山、尹小俊和許江是“頂梁柱”。2021年中國花卉展覽會上,靖江送展的六盆盆景所有獲獎,第二代“盆景三青年”不負眾望。可是,朱金山不無擔憂。他說,先進都已五六十歲,脫離了盆景制作一線,他們這代人也都四十歲左右。幾年后干不動了,還會有第三代“盆景三青年”嗎?
盆景制作的寥寂與清苦,影響到靖山河水盆景的傳承。中國盆景藝術大師盛定武介紹,做盆景,四五年入門,十來年才能摸出門道。制作時搬石塊、鋸石頭,忙得像個泥瓦匠,讓許多人前功盡棄。前幾年,人民公園培育了一些盆景制作專業人才,有些人學會后卻未能堅持下去。
所幸,我市一些有識之士一直致力于人才的尋找。前年,人民公園招收了兩名大學生學習盆景制作。東華景觀植物園引進盆景制作大師,招聘了六名大學生學制盆景。25歲的宋強來到人民公園學做盆景已近兩年,雖說收入不高,但他決意在盆景制作身手方面有更多作為。
朱金山表示,生長靖江盆景,需要一支穩定的專業人才隊伍,但支出和收益難成正比,制約了人才隊伍的生長。現在學做盆景的年輕人勤學、舍得耐勞,只是將來的路能走多長,只能拭目以待。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容均為作者提供、網友推薦、互聯網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轉載請注明:https://runyy.com/info/1796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