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咨詢熱線
15751556000
養育盆景佛肚竹,欲使其節短肚大,應留意以下幾點:
①選留夏竹:在北方養佛肚竹如不得法,新竹節長而細,和毛竹相差無幾,會失去其特有的風姿。佛肚竹一年有兩次抽芽期,第一次在初夏,另一次在初秋。一般初夏生長的新竹,節短、肚大(如養護不得法,仍會變得細長),要留意保存;而初秋生長的新竹則干細節長,故秋竹除留作種竹外,一般應剪除。
②控水:竹筍暴露盆土,即應節制澆水。當盆土較量干燥,母本嫩竹葉輕度萎蔫時,應先把佛肚竹搬到蔽蔭處安排半小時,待盆土和竹的溫度有所低掉隊,先向葉面噴水,一小時后再把水澆透。這樣重復屢次,當新竹長高到40厘米閣下時,竹節即根基定型,再規復正常澆水。
⑧泥土:佛肚竹喜酸性泥土,但北方泥土呈弱堿性,故施肥宜用“礬肥水”,才能使其茁壯生長。
④剝筍籜:竹筍每節的外面都包著一片較薄的竹籜,內里包著側枝。當竹筍長到必然高度時(因竹干的粗細不同,在同時間內長的高度不同較大),可把竹筍基部的籜剝掉1—2片,今后每周再各剝一片。剝籜時要出格小心,以免碰傷筍干和側芽。剝籜最虧得早晨舉辦。剝籜可促使側枝生長,使竹節間變短變粗,以達植株矮化的目標。
⑤打尖:按照佛肚竹大小粗細不同,待其長到必然高度時,可把竹筍頂端剪除5~8厘米,使植株結頂,促使側枝生長。第一次打尖后,如接近頂部的結實側枝生長很快,應舉辦第二次打尖,把頂部的結實側枝剪短,留下2~3個竹節即可。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容均為作者提供、網友推薦、互聯網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轉載請注明:https://runyy.com/info/1797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