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學特性白玉蘭花為木蘭科木蘭屬落葉喬木。株高510米,樹身偉岸,枝條粗壯;葉片大,互生,寬……" />
全國咨詢熱線
15751556000
白玉蘭(MagnoUadenudata)別名玉蘭花、玉樹、望春花、玉堂春、蘭雪等,為上海市市花、浙江省省花和連云港、東莞、新余、臺灣嘉義市的市花。
>植物學特征
白玉蘭花為木蘭科木蘭屬落葉喬木。株高5?10米,樹身偉岸,枝條粗壯;葉片大,互生,寬倒卵形至卵形,幼時后頭有毛,全緣。花大、單生頂枝,直立、鐘狀、雪白如玉,香氣極濃,仲春開放,先花后葉滿樹皆白。聚合果圓筒形,成熟后裂開,出現出紅色種子包以肉質狀外種皮,亦十分美觀。
白玉蘭原產我國長江流域一帶,現在江西廬山、安徽天柱山、湖南騎田嶺等處都有野生資本存在。白玉蘭種植歷史悠久,據知春秋戰國時,吳王闔閭植木蘭于宮苑現在江浙林園、庭園普遍栽植白玉蘭。白玉蘭的變種有紫花玉蘭(Mdenudatavar.purpurascens),花瓣紫紅色3同屬植物約90種,產東亞及北美,我國有30種,均為優美的觀賞樹木。常見的種植種有:望春玉蘭iM.biondH夜合花CM.coco)'黃山木蘭(M.cylindrica)'山玉蘭CM.deUwayi)'廣玉蘭(M.gravdifLora)^紫玉蘭(從"&/^<2又名辛夷)、天花女(M.siebodii)>圓葉玉蘭(Msinensis)'武當玉蘭Q^LsprengerO和西康玉蘭CM,xvilsonii)等。
白玉蘭喜溫暖濕潤,喜光照而不耐蔭;耐肥也耐瘠薄,耐高溫干旱,忌積水土壤。作為種植觀賞植物,夏秋是白玉蘭生長與花芽分化的季節,長時間高溫干燥會影響生長,對公園有條件的地方,應給予實時澆灌。
>種植技術
白玉蘭可用播種、壓條或捍插方式繁殖,但以種子為主。種子于9月間采收后,將外種皮剝去,舉行濕砂貯存,亦叫層積,因種子胚發育不完全,需生理后熟,于翌年2?3月播種苗床培育幼苗,一年生幼苗高可達30?40厘米。捍插成活率低,一般不采取。
嫁接通常用辛夷作砧木,或用2年生白玉蘭砧木。秋季離地面3?4厘米處剪去地上部門,用切接法嫁接,接后用較濕的土壤將砧木和接穗埋土過冬,次年3月去除培土,以便萌芽,成活率較髙,昔時長高60?100厘米,經2?3年培 養長出短枝后開花。白玉蘭移植則需帶土才能成活。在大苗種植上,由于白玉蘭是大喬木,深根系,因此,園林管理比較粗放。
>觀賞與應用
白玉蘭早在春秋戰國和秦漢時已被選植于宮苑,且有屈原吟誦“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之佳句。被視為寶貴花木,自古有“玉堂富貴,竹報平安”,又寓意祥瑞。玉蘭是長壽樹種,至今我國白玉蘭千年古樹仍有多株存在。例如,甘肅省天水市境內,兩株古玉蘭,樹齡為1300年,仍枝繁葉茂,每當春季,花開滿樹,香飄數里,十分壯觀。至于宋明時期的玉蘭古樹在江蘇、江西、貴州、河南、陜西、安徽、湖北等省均有發現。北京大覺寺、潭拓寺、頤和園的幾株古玉蘭樹仍有很高的觀賞價值,都是聞名中外的。
白玉蘭也是我國傳統名花。它樹身髙大挺秀,花似白玉無瑕,清香撲鼻;特別早春先花后葉,繁花滿枝,猶如陽春白雪,十分優美,真是“玉樹臨風不勝嬌”。按中華民族的傳統審雅看法,玉蘭花是花中較完善的,雅、香、韻具備。上海市將白玉蘭定為市花,著眼點不僅在于它亭亭玉立,貌如天仙,花開早春二月(古歷),占百花之先,較先轉達春的信息,而且形體高峻,屹立向上,象征著開拓進取,生氣發達的精神風貌。
白玉蘭花后枝葉興隆,綠樹成蔭,初秋佳果低垂,綠葉與紅果開裂相映,亦別有一番風景。古時白玉蘭多在亭臺樓閣前栽植,蘇州拙政園的東園主廳蘭雪堂,就因栽植白玉蘭而命名。白玉蘭別名蘭雪,取自李白詩“自力天地間,清風灑蘭雪”之意,清香高潔,亦寓意道德品行的超凡脫俗。現代園林修建繼續了古典園林的特點,配以亭臺、假山、湖泊、小橋流水,在公園各個角落或草地中栽植花木,白玉蘭在江浙園林中止然是不能小的。白玉蘭抗污染能力很強,也適宜于城市和工廠栽植。在我國北方,由玉蘭亦可地栽,北京頤和園內就有栽種,植株高峻,開花期遲至5月。白玉蘭可以縮小體積作為粧景裝飾,但不多見。
有識者以為海裳花艷于寒梅素于桃,獨具氣概。自古海裳有四品之說,其四川西府海裳為較佳。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容均為作者提供、網友推薦、互聯網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轉載請注明:https://runyy.com/info/1808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