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咨詢熱線
15751556000
孔雀草花卉是辦公室常出現的植物,許多人都有購置,但是不知道怎么養殖,通常讓人不知所措,就交給大家一點孔雀草的養殖技術吧。
孔雀草的種植技術
播種方式
一年四季均可播種。但由于用花條件的限制,以“五一”、國慶兩個節日的用花量較大。又由于孔雀草的播種要求氣溫高于15℃(或有加溫保溫條件)。
(1)第一階段
播種后2~5天露白(胚芽顯露)。孔雀草種子發芽無需光照,通常在播種后覆蓋一層薄薄的介質,這樣,既可以遮光,又可以保持育苗初期的濕潤。保持介質濕潤,但要防止過濕,溫度保持在21~24℃。
(2)第二階段
從胚根顯露至子葉完全睜開約7天。一旦胚根顯露,就要降低溫度,并要在介質略干后再澆水以利于更好的發芽和根的生長。并見光施少量肥。
(3)第三階段
種苗快速生長期,孔雀草的種苗生長要防止濕渡過高,以是在兩次澆水之間要讓介質干透,固然不能使介質過干導致小苗枯萎,介質和環境溫度可適當降低至18℃。每隔5~10天時間交替施肥。如果介質溫度低于18℃,則制止施用銨態氮肥。此階段后期,植株根系可以長至3~5厘米,苗高也有3~4厘米,2~3對真葉。
(4)第四階段
煉苗期,但要制止使用銨態氮肥。與第二階段一樣,在二次澆水之間要讓介質干透,并加強透風,防止徒長。如果育苗失敗或存在問題,重要緣故原因有:一是介質的pH值過低。重要癥狀是老葉上有壞死的黑點、焦邊,生長點壞死。二是PH值低于6.0,還會引起某些微量元素如鎂、鐵、鈉和鋅的過量。重要的解決設施是:保持介質的Ph值在6.0~6.7之間,可在38千克水加入0.4526千克石灰加以調治;三是早春低溫育苗。如溫渡過高,易發生疫病。開始顯示為莖基部水漬狀,繼而壞死倒伏。因此要注重早春育苗盡可能提高溫度,控制濕度,以防病害發生。四是注重苗期營養。如果苗期缺肥、缺水、植株消瘦,則會形成小老苗。
養護原則
(1)光照調治
孔雀草為陽性植物,生長,開花均要求陽光足夠,光照足夠尚有利于防止植株徒長。高溫季節需要制止直射陽光,中午前后要遮蔭降溫。
(2)溫度控制
上盆后溫度可降低18℃,經幾周后可以降至15℃,開花前后可低至12~14℃,這樣的溫度對形成良好的株形是較理想的,但在現實生產中可能難以到達此條件。以是,一般來講,只要在5℃以上就不會被凍害,10~30℃間均可良好生長。
(3)水肥管理
水份管理的下午是采取排水良好的介質,保持介質的濕潤雖然重要,但每次澆水前適當的干燥是需要的,固然不能使介質過干導致植株枯萎。對于完全用人工介質種植的,可7~10天交替施肥一次。在冬季氣溫較低時,要削減肥的使用量。如果是以普通土壤為介質的,則可以用復合肥在介質裝盆前適量夾雜作基肥。肥力不足時,在追施肥料。
種植步驟
(1)整地
整地作畦,施足基肥。合理整地,作畦和施足基肥,可施入腐熟有機肥,如雞糞1000公斤/畝于畦內里,覆蓋田面土,一般畦高30厘米以上,畦寬100厘米,畦長20米不等,并做到溝渠排水暢順,雨后能實時清掃積水。
(2)定植
將小苗定植于已整好的畦上,定植前先開穴,每穴種四根,株行距為3030厘米,種好后澆定根水,使土壤慎密結合,保持土壤濕潤,促進生長。
(3)管理
定植后要實時中耕除草,以防止土壤板結及雜草叢生,由于中耕加深,促使根系向深處生長,一般封行前中耕2--3次,封行后一般無雜草,地面水分蒸發削減,不需中耕。前期勤施薄施,以N肥為主,每七天一次。在生長興旺期,花芽分化形成到現蕾期,可重施追肥,每畝施復合肥50kg,每周噴施葉面肥一次,在花蕾欲放時截至施肥。
(4)光照
白孔雀草是短日照植物,在秋后的短日照條件下,孔雀草是不會長高,只能地下分蘗,必須延伸光照時間,把地上莖拉高,一般定植后一個月,最祖先工加光,一般用100W或60W電燈泡吊在植株上方80cm處,每盞照4平方米,每天增添4小時燈光照明時間,延續40天,離春節60天前結束,補光方式可以在晚上天黑時開始,也可以在離天亮前4小時開始。
(5)采收
要使白孔雀草切花存放時間長,切花較佳是在頂蕾約開10朵,其它含苞欲放為宜,如遇高溫天氣,待陰涼時切花為宜,切好運回工作房,分級包裝,每二十支一扎,用紙包好,入庫或裝箱出售。
利用冷棚種植
孔雀草在北緯41度、海拔690米的地方一年四季均可播種繁殖,但以冬季繁殖、“五一”節用花難度較大,孔雀草播種的適宜溫度為15℃至23℃,而低于13℃或跨越26℃植株就會出現發芽不整齊和成苗率低的情況,小苗上盆后生長慢或成片枯萎,較后所剩無幾。
在冬季氣溫在-12℃至-23℃之間,天氣干旱,冬季利用冷棚技術:雙層大棚防寒取溫和措施,即在原有一層大棚內再搭建棚內棚,作廢了原有的暖氣集中供熱,此項技術的應用節約燃煤,節約資金,與此同時,花卉出花期正確率和出花率均得到顯著提高,繁殖出的孔雀草,發芽率達98%,成苗率達95%。
一、播種
為了讓孔雀草在“五一”開放,可于每年12月中下旬播種,在塑料大棚內種植,采取淺易穴盤育苗,初期保持育苗土壤的濕度為85%至95%,以利種子吸水膨脹。孔雀草種子不喜光,播種后需要覆土,但不要過厚,這樣可提高種子的發芽率和整齊度。在低溫天氣,可天天下午降溫后用噴霧器向大棚內噴霧,以增添空氣濕度。
二、苗期管理
小苗每增添一對葉片,要將施肥濃度相應提高一倍,逐漸增添到200ppm至250ppm。在葉片生長期間,應注重使苗床干濕循環,促進根系生長。早春溫度低,由于沒有增溫措施,就必須舉行補光,增添苗床溫度,適當控制水分,否則孔雀草小苗很難長好。
三、種植管理
冬季一般為低溫低濕天氣,這正是孔雀草生長難題時期,實踐注釋,若采取兩層薄膜保護,孔雀草成活率僅為25%,若采取三層薄膜保護,孔雀草小苗成活率可到達95.22%。在苗床上將長有2至3對葉片的孔雀草小苗上小盆,待小苗服盆后,即可舉行通例的水肥管理。由于是保護地種植,每次澆完水肥后,要加強透風,防止濕渡過大引起爛苗。春節過后,氣溫開始上升,孔雀草進入快速生長期,此時,可將苗床上的薄膜逐漸取下,同時加強肥水管理。
四、病蟲害防治
孔雀草重要有苗期根腐病,可用甲基托布津800倍液灌根防治。
蟲害重要有紅蜘蛛危害,可噴樂果1500倍液防治。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容均為作者提供、網友推薦、互聯網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轉載請注明:https://runyy.com/info/1810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