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咨詢熱線
15751556000
海南紫荊木|詳細介紹—海南紫荊木介紹 海南紫荊木 MadhucahainanensichunetHow 科屬:
山欖科
別名:
形態特征:
常綠喬木,高棕30米,胸徑達1米;樹皮暗無褐,縱裂紋或生長方狀開裂,幼枝密被銹紅色柔毛。葉聚生小枝頂端,革質,長圓狀倒卵形或長圓狀倒披針形,長612厘米,寬2.5-4厘米,先端圓而常微缺,中部漸狹,上在有光澤,無毛,下在被銹紅色短絹毛,后變無毛;葉柄長1.5-3厘米,被毛?;?3朵腋生,下垂;花梗長23厘米,密被銹紅色絹毛;萼片外輪2片較大,內輪的較小,兩面密被氈毛;花冠紅色,冠管長約4毫米,裂片10長約8厘米,被短柔毛;果梗粗壯,長345厘米;種子長圓狀橢,兩側扁,長達2厘米,種皮黃褐色,灼爍。
分布與習性:
分布于海南中部山區,如壩王嶺、吊羅山、毛瑞嶺、甘什嶺、羅蓬嶺、澤林嶺、尖峰嶺、卡法嶺等地,其中尤以尖峰較為普遍。生于海拔3001100米山地,以600米以上山坡中上部和較寬的山上較為罕有。海南紫荊木為海南山地雨林喬木上層的民因素。分布區年均勻溫1822℃,較冷月(1月)均勻溫1418℃,極端較低溫達0℃,年降水量16002200毫米,月均勻相對濕度不低于80%。土壤為山地黃壤和磚紅壤,PH值4.5-5.5海南紫荊木常與陸均松dacrydiumpierreiahickiel杏葉柯lithocarpusamygdalifoliuskanhayata葉青岡cyclobalanojpsisbambusifoliahancchun等混生。為陽性樹種,只有在林冠下更新難題,只有在林冠希罕的局部曠地上才有生長良好的樹苗。78月開花,次年34月果熟。
繁殖與種植:
當果產呈草綠至黃褐色時即可采收,以防鳥獸危害,種子副含油脂,壽命短,采回的果實放在水中除去果肉,洗凈陰干后即行播種。一般采取撒播,播后1014天發芽,發芽后約二個星期睜開第一對真葉時,可分床移植,需要短期遮陰。用1年半生苗造林,造要地宜選擇土層深厚、肥力較高的排水良好的山坡中上部,能與盤殼櫟、陸均松、杏葉柯、葉青岡等樹種營造混交林為較理想。如在擇伐跡地上舉行人工更新時,可采取直播法。
應用:
漸危種。為海南特有種,材質特重而堅韌,結構密致而均勻,極耐腐,切面有光澤,為優良用材。適作機械用具、運動器械、軸承、造船、橋梁、車輛等用。
圖片: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容均為作者提供、網友推薦、互聯網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轉載請注明:https://runyy.com/info/964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