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咨詢熱線
15751556000
唐代詩人當中,薛能比較狂妄,他自比李杜,為后世詬病。但他有幾首牡丹詩,寫得不錯。
昔人介紹薛能,有兩種說法:第一,“字大拙,汾州人,登會昌六年進士第”;第二,“字太拙,汾州人,登會昌六年進士第”。
他的字到底是“大拙”,照樣“太拙”?讓我們分解一下。
昔人起名、取字,有個總原則:名在前,字在后,兩者關聯(lián)。紀律有二:第一,字是名的延伸,詞義互見,相輔相成,譬如諸葛亮,字孔明,亮與明同義;第二,名與字詞義相反,譬如南宋理學家朱熹,字元晦,后改仲晦,熹與晦反義。薛能的名“太能”了,取字時就須“拙”,而且要“大拙”、“太拙”,讓意思相反,才能到達平衡。這兩個字都相符取字紀律,就都留存下來了。
但薛能“太能”了,反而不好。他以為李白的詩還沒有他的好,于是寫道:“李白終無取,陶潛固不刊。”又說:“我身若在開元日,爭遣名為李翰林。”他還以為自己的詩遠比杜甫、白居易、劉禹錫的好。
這固然是瞎吹。宋人洪邁在《容齋隨筆》中談論說:“薛能者,晚唐詩人,格調不高而妄自尊大。” 但對洛陽人來說,薛能值得研究,他的《牡丹四首》收在《全唐詩》里,向來無人注釋。而眼下正值牡丹文化節(jié),不妨把他的牡丹詩拿出來曬曬,并比較原文列出譯文(譯文為洛陽師范學院苗蘭英先生所譯),以饗讀者。
第一首原詩為:
異色稟陶甄,常疑主者偏。眾芳殊不類,一笑獨奢妍。顆折羞含懶,叢虛隱陷圓。亞心堆勝被,美色艷于蓮。品質如寒食,精光似少年。種堪收子子,價合易賢賢。迥秀應無妒,奇香稱有仙。深陰宜映幕,富貴助開筵。蜀水爭能染,巫山未可憐。數難忘次第,立困戀當中。逐日愁風雨,和星祝夜天。且從留盡賞,離此便歸田。
譯文:我一直疑心造物主心眼太偏,集中樣樣優(yōu)點,唯獨賦予牡丹,讓所有的花卉都遠不能同它相比,一任它睜開嫵媚的笑顏。沉甸甸的花蕾下垂時,似乎含羞低頭,花葉落盡后,枝條支持起空虛的圓圈。翠葉遮掩開花朵,像覆蓋著被子,姿容比夏天的荷花更多幾分嬋娟。品質高尚,宛如恬淡超脫的介之推,神采奕奕,恰似風姿瀟灑的青年。只要栽植,便一代一代良種傳承,內在的美德更堪仰慕,跨越外觀。對它異乎尋常的艷麗,嫉妒也白費,奇異的香味似乎來自仙人。花繁葉茂,能作為遮擋陽光的帳幕,雍容華貴,好給筵席旁的食客勸餐。色澤天成,蜀地的丹青怎能把它涂染,巫山神女相比之下哪還值得愛憐!數不清花朵,久站困倦,簡直想在花叢安息。一每天只郁悶牡丹遭受風雨糟蹋,對著星空祈禱老天爺把花期拖延。且留下花兒讓我一次看個夠,等花謝香消我寧愿辭官回家種田。
第二首原詩為:
萬朵照初筵,狂游憶少年。曉光如曲水,顏色似西川。白向庚辛受,朱從造化研。眾開成朋友,相笑極仙人。見焰寧勞火,聞香不帶煙。自高輕月桂,非偶賤池蓮。影接雕盤動,叢遭惡草偏。招歡憂事阻,就臥覺情牽。四周宜綈錦,當頭稱管弦。泊來鶯定憶,粉擾蝶何顛。休息承朝露,滋榮仰霽天。壓欄多盡好,敵國貴宜然。未落須迷醉,因茲任病纏。人誰知極物,空負感麟篇。
譯文:牡丹大放異彩,把賞花的筵席照耀,樂得人失態(tài)輕狂,使我憶起青春幼年。花海在朝暉中涌動,像曲江波光粼粼,顏色鮮亮,像蜀地聞名的丹青顏料。白牡丹是從白龍哪里領受到靈氣,紅牡丹是由造物主研磨丹砂制造。萬花一齊開放,結結婚密朋友,猶如仙人相會,說談笑笑。紅色隨風搖晃,用不著火苗合作,香氣四下噴散,看不到輕煙裊裊。它自命狷介,瞧不起月亮上的桂花,池塘中荷花低賤,與自己更不是同志。花影搖曳,像雕飾華美的盤子在閃動,野草嫉妒,長在花叢旁湊熱鬧。我應邀加入賞花,就怕工作牽制,臥床不能成眠,只為牡丹魂牽夢繞。牡丹周圍應該張起護花的絲綢帷幔,面臨花朵值得鐘鼓樂之,音樂喧闐。黃鶯就近棲息,停下啼囀,定神考慮,蝴蝶貪戀花粉,樂得倒四顛三。蘇醒繁殖是承蒙甘露的滋潤,欣欣向榮仰仗著陽和晴天。看到滿欄花朵都那么壯麗悅耳,以為它珍貴猶如國家,真是理所固然。趁著繁花似錦,盡管癡迷流連,我寧愿患病請假,好擠出時間。可有誰知道牡丹是萬象中最好的器械,白白辜負了我這為它嘆為觀止的詩篇。
第三首加進了小我私人感受,原詩為:
去年零落暮春時,淚濕紅箋怨分別。常恐便隨巫峽散,何因重有武陵期。傳情每向馨香得,不語還應相互知。欲就欄邊安枕席,夜深閑共說相思。
譯文:記得去年牡丹凋零,春日即將過盡,我和著淚水在紅紙上寫下離愁別恨。畏懼它猶如夢中的巫山神女去無蹤影,若想再見,會和桃花源一樣杳無音信。它以馨香通報對我的回報之情,雖然不能語言,相互卻心心相印。我只想在花欄邊安息就枕,夜深時好向它訴說相思情分。
第四首寫得更好,原詩為:
牡丹愁為牡丹饑,自惜多情欲瘦羸。濃艷冷香初蓋后,好風干雨正開時。吟蜂遍坐無閑蕊,醉客曾偷有折枝。京國別來誰占玩,此花光景屬吾詩。
譯文:我為牡丹牽腸掛肚,自甘饑渴,吝惜和忖量使得我消瘦虛弱。乍暖還寒,帷幕護著濃艷冷香,細雨和風,正是開花好時候。蜜蜂紛紛前來,花蕊不留空缺,醉客借著酒力,偷摘花朵。自從脫離京都,不知由誰賞玩,那昔日情事全付給這一篇詩作。
從這四首牡丹詩看,薛能對牡丹來說,不是一個觀看者,他不似今日游客,拿著相機忙著摁快門,而是專心去素描牡丹,把自家感受和自家心機都一筆一筆描入牡丹花蕊。他愛牡丹,不惜文字,縱橫鋪陳,每首詩都寫得很長,這是真正的牡丹知音,我們應記著這小我私人。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容均為作者提供、網友推薦、互聯(lián)網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yè)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lián)系我們立即刪除。轉載請注明:https://runyy.com/news/114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