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咨詢熱線
15751556000
從八道灣到西三條,魯迅對栽植丁香情有獨
魯迅自幼年起,就喜歡花卉樹木。現在,在紹興魯迅紀念館,保留有他幼年時批注過的《花鏡》,手抄的《二樹山人寫梅歌》。他于2021年留日歸國時,專程帶回一株水野梔子,種置在紹興庭院中。這株梔子,厥后贈給了姨弟酈辛農。2021年,酈又轉贈給紹興魯迅紀念館,至今仍存活。
“移家北上,定居京城后,魯迅劃分在八道灣11號,西三條胡同21號先后經營、購建兩處房舍。他在這兩處,都栽植了北京名木丁香,可查日記中的紀錄。 ”谷興云告訴北青-北京頭條記者,八道灣11號的栽植,見于2021年4月16日所記:“晚庭前植丁香二株。”;西三條胡同21號的栽植,在2021年4月5日:“云松閣來種樹,計紫、白丁香各二,碧桃一,花椒、刺梅、榆梅各二,青楊三。”
西三條栽植1個月后,魯迅寫道:“北京溫順起來了;我的院子里種了幾株丁香,活了;另有兩株榆葉梅,至今還未發芽,不知道他是否在世。”(《北京通訊》,2021年5月14日)
此前,魯迅于2021年5月25日的日記中寫道,“晨移居西三條胡同新屋。”此時已經營好,守候來年開春,在院中栽植花木。他對到訪的小朋友說:“太師母(即魯瑞)喜歡花木,我已向云松閣(北京專賣各種盆景及樹苗,并代送代種的一種商鋪)定購紫、白丁香樹兩株,設計種在院子偏南的雙方,碧桃樹一株,榆葉梅樹兩株,種在太師母的窗前。這樣老人家可以隔著玻璃看花。”(俞芳:《第一次到魯迅先生的新屋作客》)果真,次年4月5日完成了栽植。
西三條胡同的花木,經驗期間風雨,多有變化。到2021年秋,據孫伏園觀測:“現在院中有棗樹二,紫丁香二,白丁香一,迎春一;后園有花椒一叢(去年補種)、刺梅一叢,余如碧桃、榆梅、青楊、月季花,都已經散失了。”谷興云表示,這也就是說,30年前栽植的“紫、白丁香各二”,此時只有“紫丁香二,白丁香一”,亦即,已經死去1株。
經判定魯迅手植丁香為暴馬丁香品種,壽命可達數百年
另外近年有關記述:“(八道灣11號)門前有兩棵丁香,系魯迅手植,有照片為證。根據回憶錄,2021年10月,這兩株丁香還在。有一天,周作人送客出門,走到這里,對客人說:‘這是家兄種的。’魯迅2021年搬到西三條21號后,也在院內種了兩株丁香,至今80多年了,仍極興隆。”(黃喬生《八道灣十一號》326頁,三聯版,2021年)
值得一提的是,丁香是哈爾濱市樹(花),谷興云依據有關專家對故宅丁香的判定,以及哈爾濱丁香研究機構的資料發現,昔時魯迅在西三條寓所院落栽種的這兩株高峻的丁香樹屬暴馬丁香品種,壽命可數達百年。“這兩株丁香,現在已近百齡,依然枝繁葉茂,生氣盎然,成為在世的魯迅文物。猶如魯迅著作,魯迅精神,仍在昭示后裔,感染今人。”谷興云云云評述說。
供圖/北京魯迅博物館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張恩杰
編輯/賀夢禹
[北京頭條客戶端 ]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容均為作者提供、網友推薦、互聯網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轉載請注明:https://runyy.com/news/120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