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咨詢熱線
15751556000
北京市樹國槐。王希寶攝
槐樹枝葉密布,遮擋滿院的清涼,樹上蟬鳴,蔭下小憩,這是老北京胡同里常見的景致,到了開花時節,一樹槐花開,十里香如海,風吹過,灑下滿地的落蕊。郁達夫那篇《故都的秋》也讓不少人記著了“北國的槐樹”。
但現現在,有仔細的市民發現槐樹在路上卻越來越少了。為此,從現在上溯到元朝,國槐一直是北京行道樹的當家樹。據2021年普查,全市城近郊區共有國槐141796株,其中行道樹75201株,城區行道樹34978株,占到行道樹總數的46%,是街巷中大樹數目最多的樹種。
在北京百年以上樹齡的落葉樹中,古槐數目也是最多的。
園林綠化局回應近幾年國槐少了嗎?
“既然是市樹,那一定在北京的綠化中以它為主。現在我市重要的城區道路上,國槐占的比重非常大,像長安街和一些老城區的主路兩側都是國槐樹種,差不多行道樹的四分之一多都是國槐”,市園林綠化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這位負責人表示,實在市樹國槐的分布并不少,只是現在行道樹的樹種更多了,市民以為國槐相對數目少了而已。“以前樹種的選擇比較少,挑來挑去就楊柳槐這老三樣,現在可選擇的樹種多了,一方面是鄉土樹種恪守大本營,另一方面是對外地樹種的歸化,這樣北京陌頭的樹種更豐富”。
現在在正義路、東交民巷、南池子、南長街等老舊小區里國槐依然是路邊樹的主力軍,縱然是老舊小區刷新時也都把古國槐樹保留下來了。
為何沒有專門的市樹小區?
今年我市將在各區縣評選30個市花月季小區,當記者詢問市樹有無類似評選時,園林綠化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如果真這樣要求那就刻意了”,小區種什么樹是小區的自由,另外不管是什么樹種,只要市民以為合適,適應能力強,觀賞價值高,炎天能遮陰,冬天能曬太陽就ok啦!并不會刻意尋求哪條街一定是國槐街,哪條街一定是側柏街,這樣不相符大自然豐富多彩的紀律。
鏈接:側柏:
同樣作為市樹,如果比拼樹齡,側柏是絕不遜色。最聞名的一棵側柏在密云,樹齡三千年,是整個北京城樹齡最高的古樹,可與山西晉祠的古樹相媲美。其巨冠由18個大杈組成,最細的杈也有一摟多粗,得名“九摟十八杈古柏”。
與國槐不同,側柏重要在分布在公園里,天壇公園、地壇公園、日壇公園、中山公園等都是以側柏為主。現在我市共有40721棵古樹,其中側柏就多達40%。
但園林綠化局的這位負責人表示,側柏在行道樹中確實是險些沒有,這是由于行道樹有其特定要求。
行道樹的要求,一個是干得直,然后冠大葉濃,能遮陰;其次生長速度要中速;再者根系要發達,這樣不容易倒伏。
側柏屬于常綠樹,生長慢,短時間內沒設施到達行道樹的樹冠遮陰效果,以是一般很少拿側柏這樣的常綠樹做行道樹。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容均為作者提供、網友推薦、互聯網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轉載請注明:https://runyy.com/news/13179.html。